全省各博物馆多措并举 满足暑期广大公众的文化需求
时间:2023-08-20 05:38:21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精神,丰富文旅消费,提升暑期及旅游旺季博物馆公众服务水平,按照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省文物局指导各博物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对暑期及旅游旺季开放服务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全力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优化预约机制,提高参观人数限额青海省博物馆通过分析观众承载量及每日接待游客量,大胆创新,将预约名额由原来的每日2000人增加至2500人,简化网上预约流程,采取预约、限流、错峰机制,及时在省博物馆“两微一网”平台发布开放及预约通知,确保信息实时、准确传递,同时保留特殊群体线下预约通道,满足中小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预约需求。西宁市博物馆采取线上预约、限流、错峰机制,保留电话团队预约、特殊群体线下优先通道等,以满足中小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不同群体的预约需求,提升预约参观精细化管理水平。 延长开放时间,落实优惠政策 切实解决了游客提出的观展时间不足的需求,青海省博物馆每日延长开放时间1小时,西宁市博物馆每日延长开放时间2小时,使游客充分享受到优质服务,方便了广大游客;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调整《彩绘大观》特别展览门票价格,对特定人群实行免费参观政策,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参观政策,切实发挥博物馆宣传历史文化、传播历史知识、教育教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提高服务质量,丰富产品供给
西宁市博物馆策划开展了“小记者观世界——探秘西宁市博物馆”等系列暑期教育活动,为积极应对暑期参观高峰期,及时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提高民众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博物馆之夜——传统乐器演奏会”;邀请青海本土知名文化博主举办“传承河湟文化 博主约你打卡”活动,通过线上宣传发动、线下沉浸式打卡带动网民参与互动,在线上线下掀起传承创新河湟文化的新高潮。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拓展研学游范围,全面推进研学游活动,重点推出了“非遗传承·指尖跳跃”“莫负春光·妙笔生辉”等主题的唐卡绘制、卡垫制作、藏香制作、藏药标本制作、书法艺术、沙画等研学活动,着力打造“第二课堂”研学活动品牌;与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上半年招募70余名志愿者,开展多次针对性培训,在满足上岗要求后将志愿者匹配到不同岗位,为游客提供讲解、咨询、引导等服务,不仅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更以志愿者为纽带,对外宣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细心便利的服务。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积极开展馆外宣教活动,先后组织讲解员赴门源县麻莲乡中心学校等学校开展“大思政课教育”主题宣讲活动,为1200多名师生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增强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力;充分发挥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短平快”宣传优势,策划线上云讲解、红色故事、文物故事等栏目,浏览量达30万次,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信息400余期,公众号关注量达11万人次;打造《信仰之城》情景党课,以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再现原子城“两弹”研制伟业,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服务大众、传播文化是博物馆的宗旨。作为城市文明宣传的窗口,全省各博物馆将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惠民利民理念,常态化、长效化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96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