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强力推进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
时间:2023-08-13 12:17:32   来源:  作者:  点击:
郑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着力打造协同推进、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建设格局,试验区各项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高位推进,突出“三条主线”。紧紧围绕“保水源,控风险,建体系”三条主线,积极探索“突出重点、创新实践”的精准管控“郑州标准”。保水源,探索将地下水重点区划定与“三线一单”相结合,划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范围,积极探索联防联治配套措施。控风险,发布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开展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渗漏排查,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管控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化改造水平。建体系,整合省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建成含双源信息、监测井、废弃井模块的综合平台,加快建设可视化监测网络预警信息平台,系统推动“地块、流域、面源、地下”协同防治。
二是敢于创新,构建“六个模式”。推进源头管控示范项目和“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修复与风险管控工程,探索形成“区域—场地协同”精准调查模式、地下水污染重点区精准识别模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精准划定模式、供水井串层污染通道精准修复和废弃煤矿井分层阻断精准回填模式、土壤与地下水同步防治模式、地下水监管同步预警模式的“四精准两同步”六个模式。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对我市开展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三是勇争标杆,实现“四个率先”。在全国率先建成集成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土壤环境监管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的自动核算;率先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形成了地下水类型丰富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的“郑州示范”。在全省率先形成“企业自查、区县全覆盖检查、市级抽查”的三级联动监管模式;率先完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调研时,对我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突出重点、创新实践--探索地下水精准管控模式”的典型做法应邀在生态环境部“2023年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言;“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协同防治的重点区划定方法”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原文链接:http://sthjt.henan.gov.cn/2023/08-10/27950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