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省博物馆赴基层博物馆调研

时间:2023-08-13 05:51:50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要求,充分发挥省博物馆龙头作用和青海博物馆联盟发起单位的组织引领作用,结合此次主题教育和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整治活动内容。近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带领调研组一行人赴果洛州格萨尔博物馆、同德宗日遗址、海南州民族博物馆、湟源县博物馆就基层博物馆管理模式、藏品库房管理、展览交流、公共服务理念、文物保护修复、数字化展示等内容进行实地走访,深入调研。

   调研组在全面参观了解各个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展览展陈、文物管理、观众接待和社教活动及文创产品研发后与各博物馆负责人就此次调研分别召开座谈会。在同德宗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同考古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各个博物馆负责人分享了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民族文物方面的做法,并就现阶段以来开展博物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行汇报。结合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资金、人力、客流量等客观因素和两天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调研组对各博物馆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基层博物馆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别与各博物馆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交流并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

   一是在基层博物馆基础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方面

   要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馆际人员交流,定期外派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或请专家老师进行线上线下授课。省博物馆应该发挥业务特长,在人才培养、展陈规划设计、人员技能培训、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在藏品数量少,文物未定级,文物预防保护方面

   首先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大文物的征集力度,加大宣传,其次青海博物馆联盟各单位之间应该实现文物资源利用共享,结束长期以来“闭关自守”“单打独斗”的历史,要有大局观、全局观,充分整合文物资源,形成聚合效应。在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等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管理方面,省博物馆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各馆应该树立“项目意识”积极争取文物保护项目和预防性保护项目专项资金,加强文物保护力度与手段。

   三是在服务设施方面

   要在各个方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比如优化安检设备、设置行李存放处、设置残疾人通道等,以人性化、细节化、智能化的方式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四是在对外交流宣传方面

   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窗口”要与新闻媒体、教育部门、旅游部门等建立联系机制,让博物馆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融入到旅游线路中,实施“研学游”项目,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好青海博物馆联盟,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平台,实现资源整合,让基层博物馆积极“走出去”,展示地域文化魅力,讲好青海故事。

   五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要紧跟时代潮流,增加数字化媒体展示内容,充分利用自媒体等手段来加大基层博物馆的影响力,增加人气。除此之外要明确自己的地域特色、历史脉络,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好这些极具潜力的文物和文化,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扩大对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丰富和拓展博物馆业务。

   各博物馆负责人一致认为,调研组实地走访探家底、查病因、谋出路,提出的具体措施对下一步基层博物馆发展提供了思路。大家深受鼓舞,认为省博物馆的此次调研非常及时,调研内容立足各馆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解决基层博物馆工作短板的方法,使大家树立信心,坚定了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信心,鼓足了基层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干劲。

   下一步,省博物馆将继续立足青海博物馆联盟平台,做好调研深化、问题消化、成果转化的工作,梳理好问题,撰写好调研报告,发挥好省博物馆的组织引领作用,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担当作为,将主题教育学习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助力全省各博物馆事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95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