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大型音乐舞蹈史剧《鄂颂》在乡宁震撼上演

时间:2023-08-06 02:58:15   来源:  作者:   点击:

  

  “北率吕梁万重山,南纳河汾千里气……”8月2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剧《鄂颂》在有着“煤炭之乡”美称的临汾市乡宁县上演,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赢得了现场数百名观众阵阵掌声。

  “太震撼了!没想到在我们县里也能看到这么好看的大型舞台剧。通过演出,我和家人不但学习了鄂文化,还了解到我们乡宁人竟然就是鄂人的后裔!”演出结束后,乡宁县居民张泽民激动地说。
据了解,乡宁古称鄂,当地的山有鄂山、河叫鄂河、城称鄂邑。据史书记载,名噪春秋的晋国也以鄂地为发祥地。
《鄂颂》是乡宁县重点打造的大型音乐舞蹈史剧。该剧分为“从远古走来”“促民族融合”“展民俗风情”和“唱盛世颂歌”四个篇章,又分为了祭祀、摇篮、晋国之源、戎子姑娘、治瑶疆、祈雨、挑花篮、迎亲、摘花椒、放河灯、对麻鞭、煤铁颂歌、黄河鼓娃、鄂颂等十四幕。全剧以乡宁人文历史、时代发展变革为脉络,全面展现出鄂文化的历史发展变迁、鄂人的勤劳朴实、鄂地的繁荣发展、近现代乡宁的经济社会状况等画卷。该剧的100多名演职人员都是来自乡宁县焦煤集团、乡宁县职业中学、乡宁县实验小学等单位的非专业演员,其中大部分男演员都是煤矿职工。
《鄂颂》的编剧,乡宁县75岁的退休老干部阎灵娣寻访文物古迹、做文化调查,研究鄂文化已有16年。她介绍,即使是乡宁本地人,大多也只知道乡宁有个古称是鄂,而不了解鄂的历史和文化。《鄂颂》的创作初衷就是为了宣传鄂及鄂地、鄂人的历史文化。该剧通过两个主要角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和“今人”的解说和向导,以古今对话的方式,加上舞美灯光营造的时空变换,展现了鄂地乡宁的历史、文化、民俗、产业等代表性元素。
《鄂颂》的曲作者、乡宁县原文联主席王晋强介绍,该剧中的音乐主要是以乡宁民歌小调为基础创作的。山歌、号子、小调,在体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特色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宁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今,乡宁民歌遍布当地各个领域。与煤炭产业有关的《煤铁颂歌》、与文旅产业有关的《云丘颂》、与紫砂产业有关的《紫砂缘》、与红酒产业有关的《戎子姑娘》,都是乡宁本土原创民歌。在田间地头、广场、学校、煤矿……处处有民歌,民歌处处唱。《鄂颂》的音乐采用乡宁民歌小调通俗易懂,更能让当地老百姓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乡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敏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乡宁县依托丰富文旅资源,把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了“大美云丘一座山、紫砂文创一把壶、戎子干红一瓶酒”为文旅“三张名片”。接下来,当地希望以“传承本土文化,打造文艺品牌”为目标,传承和弘扬乡宁传统文化,弘扬乡宁之美、乡宁之变,提升乡宁文化自信,实现以文促旅,以文兴业。当地还将带着《鄂颂》到外地演出,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完善和发展原创歌舞剧,增强游客的文旅体验。(刘江  张东明)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308/t20230804_90604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