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匠心守护非遗技艺 文化铸就唐风晋韵

时间:2023-08-06 03:17:16   来源:  作者:   点击:

  

  “晋作古典家具全部选用树龄70年以上的核桃木精心制成,而且不用一颗钉子,只靠榫卯相嵌,终身保修,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7月29日,唐韵古典木业总经理韩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晋作”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它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晋作古典家具有着上千年的传承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源于秦汉 千年历史

  晋作家具源于秦汉,宋元时趋于成熟,明中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清末。山西厚重的文化积淀、淳朴的民俗民风、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晋作家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2010年,晋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仅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还远销欧美等地。

  不久前,在太原举行的首届中国(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博览会上,晋作古典家具的亮相吸睛无数。襄汾县是晋作家具的主产地,在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汇聚了诸多古典家具生产企业,唐韵古典木业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家。

  唐韵古典木业加工厂位于襄汾县贾朱村,体验店则设在襄汾县城繁华的风情街上。在厂区展厅和体验店内,陈列着款式众多的晋作古典家具,官帽椅、圈椅、衣柜、长桌、条案、花几……在晋作家具中,“龟裂断纹漆”“竹木藤结构”“五彩与描金”“镂空雕刻及镶嵌”等技术绝活,成为独立的一门家具制造工艺流程传承下来,演变为具有历史传承的地方特色记忆,是一份重要的文化资源与遗产。晋作家具多以榆木、槐木、杉木、核桃木等为原料,而其中的上品多以核桃木制作。因为核桃木木质细腻光滑,易于雕刻镂凿;其色泽淡雅柔和,经水磨烫蜡后,会有硬木般的光泽,若不髹漆久置会渐沉淀为褐栗、赭酱色,极具岁月感;其纹理与花梨木相像,被称为“北方红木”。

  深耕一业 创新发展

  “每件晋作家具的器型就是它的神,榫卯结构就是它的魂,因为榫卯相扣、契合为一,不用一钉一铁。”范全科是唐韵古典木业的创始人。说起晋作古典家具的独特魅力,他打开了话匣子:“每件纯手工制作的家具在一刀刀的雕刻中、在一次次的打磨中,便有了生命力,每个圆角、每处雕花、每块包浆,都在讲述着传承的故事。”榫卯相嵌之间,家具牢不可破,这既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华夏文明的延续,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唐韵古典木业厂区内绿意盎然,木工车间、手雕车间、机雕车间、刮磨车间、油漆车间、组装车间分布其间,井然有序。匠人们全神贯注,祥云纹、回字纹、如意纹、卷草纹……每处雕花镂凿,都凝聚着匠心,展示着传承。

  提及襄汾的名胜古迹、文化名人,范全科侃侃而谈:郑板桥曾在襄汾教书,他留下了一通“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书法石碣,现藏于襄汾县博物馆;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两通碑 《虎山桥墩》和《宿碧照轩》,立于汾城古镇明代建筑文庙内,特别珍贵;晋商翘楚刘笃敬倡导晋商实业救国,创办太原电灯公司,主持同蒲铁路建设……范全科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家乡襄汾的热爱,造就了唐韵古典木业独特的神韵。范全科说:“这些年,我们在工艺上不断改进,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研究上不断探索,以传承创新明清晋作家具技术为核心,秉持工匠精神,赋予每件作品独特的‘晋作气质’,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据悉,襄汾县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汇聚了39家古典家具制作企业和多家民间作坊,专业镇的建设带动襄汾晋作古典家具的传承和发展驶上了快车道。“通过专业镇这个大平台,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对工艺提升、品牌创优、扩大影响都有重要意义。”范全科说。(李芸红)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308/t20230804_90604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