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处文物入选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赵越
时间:2023-07-23 07:01:23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获悉,为加强我国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国家文物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梳理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遴选形成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朝,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分布在西藏境内的琼结桥碑、赤德松赞墓碑、唐蕃会盟碑、桑耶寺碑、大唐天竺使出铭、吉堆吐蕃墓群得乌穷摩崖石刻、查木钦石碑、仁达摩崖造像石刻、然堆古藏文石刻、工布第穆萨摩崖石刻、朗嘎石碑、“六字真言”藏文题记、释迦牟尼造像颂文、普兰喜德观音碑、清驻藏大臣巡边记事碑被纳入《名录》。
记者了解到,《名录》所称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指在各种石材上雕刻铭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古代物质遗存。大量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附属文物,如曲阜孔庙及孔府的两千余通两汉至明清碑刻,龙门石窟的“龙门二十品”造像题记,大昭寺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等。
《名录》记录了我国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名录》碑刻文字涉及了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吐蕃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苗文、察合台文等13种。其中,“唐蕃会盟碑”记录了蕃唐盟誓的缘由过程、盟约主旨和蕃唐友好关系,是汉藏民族团结的重要见证。遴选标准主要包括6个方面,其一是碑刻石刻文物的撰文者、书丹者为著名书法家或代表性历史人物,见于史料记载并具有广泛影响;其二是碑刻石刻文物的文字内容作为重要史料,具有历史、艺术史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其三是碑刻石刻文物的形制、纹饰雕刻等具有典型特征,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其四是碑刻石刻文物在民族融合、疆域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证据价值;其五是碑刻石刻文物具有突出的地理标识作用;其六是碑刻石刻文物字体反映古代文字演变发展,或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
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中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重要类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加强碑刻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举措。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wzx_69/dsdt/202307/t20230720_3667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6 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是非...
- 2020-11-26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2020-11-26 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地...
- 2020-11-26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
- 2020-11-26 说到河北,大家比较熟悉...
- 2020-11-26 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故...
- 2020-11-26 寒冷冬季的来临,却抵挡...
- 2020-11-26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