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郴州苏仙岭摩崖石刻焕新颜

时间:2023-05-13 03:05:55   来源:  作者:   点击:

  “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山是神仙占,名因才子传”……近日,镌刻这些郴州人所熟知诗词的苏仙岭摩崖石刻群,经过近半年的精心修复保护,重新焕发出新颜,笔迹清晰可见、笔锋苍劲有力。

  走进苏仙岭摩崖石刻,历史的断章残片、文化的音韵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走入历史长廊,在得到心灵上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感悟。这些摩崖石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赞美山川秀丽造化神工的颂辞,有即景生情和因情抒怀的诗词,还有护寺除恶的官府碑文等,其中以宋代文学家秦观的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书写、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跋组成的“三绝碑”最为出名,是郴州文化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留住文化根脉。作为郴州文化的“根”与“魂”的苏仙岭摩崖石刻共有23方石刻,由白鹿洞洞口摩崖石刻群、白鹿洞东上侧摩崖石刻群(三绝碑碑文保护地)、景星观摩崖石刻群以及山顶沉香石周边摩崖石刻群四部分组成,书体楷、行、草、隶、篆皆有,时间横跨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至今已逾千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郴州为数不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镂于金石,传之永久。苏仙岭摩崖石刻是不同时代留给郴州的宝贵印记,承载着郴州悠久的历史,蕴含了郴州上千年的文化灵魂,滋养了广大郴州人的精神世界。然而近年来,由于苏仙岭摩崖石刻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中,出现了严重的水害、风化病害等问题,同时崖壁还出现多处裂缝和危岩石,不仅石刻字迹模糊,还严重威胁了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

  为迎接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各界嘉宾和游客,充分发挥苏仙岭摩崖石刻群展示郴州历史文化的功能,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积极推进苏仙岭摩崖石刻群修复保护工程,精心组织编制保护加固设计方案,多次对接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积极争资立项,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于2022年11月启动对苏仙岭摩崖石刻群的修复保护工程。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郴州之魂。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持续致力于苏仙岭摩崖石刻群保护工作,守护好郴州人的精神食粮,进一步挖掘摩崖石刻群的文化内涵,讲好郴州故事,让苏仙岭摩崖石刻群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留驻历史之根、熔铸文化之魂,助力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sxxw/202305/t20230511_293349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