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暨四川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在兴文启动

时间:2023-04-22 03:29:02   来源:  作者:   点击:

  4月20日,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大地欢歌”2023年四川省乡村文化活动年、省级非遗“兴文苗族花山节”展示传承活动在宜宾市兴文县同步启动,带观众沉浸式感受乡村文化新风景。

  其中,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扎根于乡土、承载着乡音、凝聚着乡情,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创新成果和全国性重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全新推出的四川省乡村文化活动年以“天府乡村大舞台”为核心品牌,采取主体活动和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开展100多项重点乡村文化活动,推动乡村“四季村晚”常态化惠民。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钟华介绍,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活动年突出文化活动主线,让农民作主角,为乡村搭舞台。“四季村晚”是“乡村文化活动年”的主体活动之一,以春夏秋冬主会场活动为重点、各示范展示点为引领,推动全国“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实现节目季季演、才艺人人秀,展示各地乡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丰硕成果。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地欢歌”2023年四川省乡村文化活动年,立足四川实际和文化特色,坚持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创新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活动品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精神动力和文化活力。未来,持续全年的活动将组织优秀文化产品与服务进乡村、下基层,扶持带动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乡村文化活动,鼓励引导农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树立乡村文化志愿者典型,推动优质文化产品下乡惠民,丰富乡村公共文化。

  

  此次活动举办地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是川滇黔渝结合区域。这里苗族文化独具特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苗族花山节是苗族同胞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成为兴文县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促进民族团结的精彩盛会和独特名片。

  宜宾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宜宾市抢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一城三带四核”文化旅游发展布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开展“幸福宜宾”城乡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推出“酒都风情群星荟”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文化创新产品走进群众生活。兴文县以苗族文化为引领,融合红色文化、僰人文化、民俗文化,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期坚持创新举办兴文苗族花山节、国际花山音乐节、西部民歌大赛等重点活动,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品牌价值日益彰显。

  

  启动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梁家园村等322个“四季村晚”活动示范展示地点,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大地欢歌”2023年四川省乡村文化重点活动名录100个。其中,春季“村晚”主会场设在四川省宜宾市、夏季“村晚”主会场设在云南省丽江市、秋季“村晚”主会场设在江西省九江市、冬季“村晚”主会场设在浙江省丽水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并在全国设“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形成以主会场活动为重点、示范展示点为引领,带动各地“村晚”活动广泛开展的热烈氛围。

  启动仪式结束后,具有苗族风情的文艺汇演展开。整场演出以花山节大型团体表演形式呈现,融入传统祭祀、农耕文化、民族团结等内容,展现了浪漫花山的美好场景。造型独特的花车巡游展示、苗家文化旅游美食品鉴让欢声笑语不断。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wlyw/2023/4/20/a687de2868d0475eb06c8205c7e7af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