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加盟 > 正文

“铲”释无字天书 探寻北疆文明——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时间:2023-03-25 08:38:24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切实推动内蒙古地区考古成果传播普及,助力文物“活”起来,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在呼和浩特市举办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秦艳出席并讲话,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曹建恩参加推介会。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遵循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价值阐释、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获批挂牌;文物保护专项立法取得重要进展,《内蒙古自治区革命文物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助力营商环境展现新的作为,率先完成62个园区的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特别是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代表的考古人,用手铲在北疆大地探寻文明基因,全年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400余项,考古成果不断填补着文字的缺憾、补齐着历史的缺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内蒙古贡献。

  

  本次推介会发布的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武川县坝顶遗址、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基址、开鲁县恒源牧场辽墓等6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是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至辽代的典型文化遗址,通过田野考古揭示了诸遗址的基本面貌和文化特征,诠释了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用考古实物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实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作为黄河文明和西辽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物考古大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自觉担负起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政治担当,进一步做深做实“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两篇文章,不断提升内蒙古文物考古的影响力。将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加大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综合研究”为代表的主动性课题培育力度,组织开展文物建筑“三年维修计划”、文物保护数字化成果展示等重点工作,举办内蒙古考古成就展、内蒙古长城历史文化展,推出以考古发掘现场为主题的大型融媒体直播《根脉》(第二季),进一步明晰内蒙古地区文明演进的基本路向、途径过程,更好描绘出中华文明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脉络。将把文物考古工作作为文旅融合的切入点,主动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全力推进大窑遗址、哈民遗址、萨拉乌苏遗址、居延遗址等考古公园和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扎实做好辽上京和祖陵遗址、红山文化遗址群、阴山岩刻、万里茶道(内蒙古段)申遗工作,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让考古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本次推介会以线下+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有关各处室负责同志,直属事业单位及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代表,新闻媒体记者、文物考古爱好者等300余人现场参会。新华网、人民网、奔腾融媒等网站点击量超过56万次。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gzdt/202303/t20230324_22800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