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推荐 > 正文

六安市多举措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

时间:2023-03-04 01:59:02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该市聚焦“非遗”元素,创新开展各类传承实践活动360余场,参与人次达480万,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

  民俗表演有看头。结合正月文化惠民演出、乡村春晚、闹元宵演出等活动,展演庐剧、狮子舞、灯歌、皮影戏、大鼓书等多个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开展民俗表演走街、非遗进乡村、非遗作品线上评选等活动,线上推出“视频直播家乡年”7期。

  非遗好物有买头。开展非遗好物展销、非遗旅游商品年货展等活动,联合举办电商节8场,线上线下销售六安瓜片、霍山石斛、大红袍油纸伞、手工挂面、徐集花生糖等40余种非遗特色商品,金额达200余万元。霍山灵芝等六安非遗好物登陆安徽非遗直播带货专场活动。

  社教体验有玩头。依托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邀请民俗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与游客畅聊六安十大海、大井拐包子等非遗美食,举办舌尖上的非遗、巧手剪纸、吹糖人、糖葫芦制作、油纸伞制作等非遗类社教体验活动,与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融合发展有劲头。开展“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体验”专题活动,推出“一叶闻香”等短视频3部、六安非遗精品路线11条,直播阅读达60余万人次。在各个景区开展迎春灯会、舞龙舞狮、黄梅戏表演、非遗打铁花等非遗展演展示。结合六安文旅资源推介会等活动,现场举办“皖美好味道 六安名小吃”非遗旅游商品展,展示六安非遗资源和地方特产。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7731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