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发挥区位优势 完善环线设施 提质环线资源——海东段环线调研工作综述

时间:2023-02-26 02:33:12   来源:  作者:   点击:

  海东市作为东部环线途经首站旅游目的地,其两区四县以河湟谷地为主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资源将对东部环线的高质量打造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素内涵,是东线各类分线路、特色主题线路策划挖掘的富矿区。
2月16日至22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下,由省旅行社协会组成的踩线工作组,会同海东市各级文旅主管单位、文旅市场基层运营主体和一线服务企业,全面考察了互助、乐都、民和、循化、化隆、平安六个县(区)环线构建环境,深入了解环线沿线旅游“六”要素配置情况,对线路行程进行了踩线体验。

  线路踩线调研概况

  东部生态旅游环线构建,以我省西宁市、海东市、黄南州、海南州、海北州部分地区为接驳辐射目的地,沿线以河湟文化为主的人文生态资源和以黄河上游风景廊道为主的自然生态资源分布广泛。紧邻西宁、兰州两大城市圈,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区铁路、公路和民用航空等路网干道和交通枢纽最为密集的地区,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接待服务规模较大,区位优势突出。对于境内外旅游团队和自驾散客等客群的介入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经过工作组实地踩线,与海东市文旅系统广泛座谈交流,大家对海东段旅游环线的策划构建初步达成如下共识:

  资源产品方面:须进一步丰富域内独特的土族、撒拉族民俗文旅产品供给,开辟青绣、青海拉面等非遗技艺研学业态,优化瞿昙寺、佑宁寺等历史人文要素,提炼红光村、班彦村、街子清真寺等红色及民族团结人文素材,加快喇家、柳湾等河湟文化向旅游空间的融入,整合黄河上游禹王峡、公伯峡、孟达天池和阿河滩观景资源。带动卓扎滩、七里寺、卯寨、安达其哈等乡村周边游提质增效。
线路操作方面:围绕“民和—乐都—循化—化隆—平安—互助”这一串联海东全境的主环线,培育乐都区在海东市中心集散辐射效应,以海东市为中心支点,挖掘多条一日游、两日游分线路,及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研学旅行、民俗文化、黄河景观的特色产品线路。同时以扎碾公路为延伸点向北与海北州环线串联,向南通过沿黄旅游公路与黄南州、海南州环线联通,并借助西宁、兰州两大旅游集散城市融入青甘跨省大环线。

   产业布局方面:应以全国乃至东南亚国际客源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马场垣服务区、平安空港新区和海东高铁站交通优势。全力推进马场垣入青首站旅游集散中心和平安驿自驾车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在基础设施提质完善过程中,发挥民和县在青甘跨省环线双向通行中支点作用,以乐都区厚重的历史遗存要素、循化县撒拉族民俗和化隆县沿黄景观资源塑造东部环线王牌景区产品,吸引穆斯林等国家入境游客,以加西公路为引擎寻求互助乃至海东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让平安区融入到西宁旺季旅游服务接待供不应求的市场分流中,推进东部环线醉美海东“快进漫游”模式。

   游客体验方面:应突出亲临唯清唯一的九曲黄河,感受一步之遥,尽显斑斓的风土人情。穿行于平安驿站和彩陶之乡,领略一眼万年,横贯古今的河湟文化,聆听骆驼泉的故事,了解撒拉族的变迁史。喝一杯民和药泉水和互助青稞酒,体味自然赠予的康养佳酿,参加一场纳顿盛会和撒拉家宴,体验安召舞和花儿民歌的魅力。等人文生态的沉浸式体验。

  线路策划构建思路

  下一步,踩线工作组将对海东段环线旅游资源及基本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资源开发、线路规划、产品设计、管理运营机制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作出论证评估,形成高质量的可行性评估报告。会同海东市各级文旅主管单位,各类文旅企事业单位,研究策划旅游团、自驾游、研学旅行、生态观光和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市场业态在进入环线,途经海东市的分段线路行程。整理优化各类分级、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强化与周边海北、海南和黄南,以及甘肃省邻近地区的线路串联。并在全省对外宣传活动和市场营销推广中推出优化完善后的生态旅游环线线路体系。

  线路构建基础条件

  海东段旅游环线接驳沿线现有A级旅游景区 37 处,其中 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20家,2A级景区9家;星级旅游饭店 38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28家,二星级7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71 个,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11 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 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58个;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 341家,其中五星级乡村文化旅游点 5家,四星级乡村文化旅游点 141家,三星级乡村文化旅游点 190家,二星级乡村文化旅游点 5 家旅行社、旅行社分公司及营业网点 58 家,其中独立社 19 家旅行社分公司及营业网点 39 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省级自驾车营地 14个。现已开辟出生态观光线、历史文化线、民俗文化线、黄河风情线、红色旅游线等主题多类,内涵丰富的域内精品线路。

  线路构建环境

  “十三五”以来,海东市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黄河风情、田园风光为主的五大旅游品牌,“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金色名片日益响亮。“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6711.44 万人次,年均增长 12.95%,实现旅游总收入261.94 亿元,年均增长 15.93%,游客人均消费 390元。连续成功举办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文化艺术节、纳顿狂欢节、河湟文化高峰论坛,与沿黄 10座城市共同签订《沿黄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合作协议》;河煌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行.平安驿·河涅民俗文化体验地成为全省乃至西北的网红“打卡地”。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182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