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武威:传统曲艺融合现代“说唱”展非遗之美

时间:2021-03-31 05:26:55   来源:  作者:   点击:

  29152813v1vz.jpg

  图为1月下旬,甘肃武威凉州贤孝的演出现场。杨艳敏摄

  

  “乡村振兴有保障,口袋里的钱儿新崭崭……”1月下旬,冬日的暖阳穿过四角凉亭,一身红衣的董永虎怀抱三弦,左手轻扶琴杆,右手持拨片弹奏琴弦,起调开唱新创的凉州贤孝唱段。村民围坐一圈,听着接地气的小曲,跟着旋律哼唱起来。

  凉州贤孝,形成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是根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及金昌部分地区古老而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方言唱腔,鲜明的艺术表现方式,入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虎作为凉州贤孝省级传承人表演贤孝已30多年。凉州贤孝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行伴奏说唱,内容多是赞颂先贤、劝人向善的故事。董永虎认为,传统的唱词现在已难以引起共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了解文化政策很重要。

  29152813iy6q.jpg

  图为董永虎(左一)弹唱凉州贤孝。史静静摄

  于是,董永虎改编创作,将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包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疫情防护知识、风俗文化、邻里情谊等内容,用顺口溜的形式,通俗易懂的方言说唱出来,“传统曲艺加上独特的说唱押韵好记,便于朗诵记忆,深入人心。”

  正在听曲的陈秀梅说,大白话的凉州贤孝,让我们了解更多和武威相关的文化。

  近年来,董永虎接连创作《凉州贤孝唱改革》《城里儿子乡里娘》《唱唱农村新变化》等唱段,用贤孝独特的方式,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农民衣食住行的改变,并与当地自乐班合作,由单人说唱变为多人演唱,舞台形式多样化。

  返乡过年的“90后”青年杨国民听到艺人们老曲新唱的凉州贤孝后眼前一亮,将唱段发到了网络平台,得到诸多网友点赞。

  为了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近年来武威相继出台《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武威市民俗文化馆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此外,当地通过“非遗+网络”进行说唱直播,与网友“零距离”交流,利用网络途径让非遗文化得到多渠道传播。

  如今,在当地官方的帮助下,董永虎开办了凉州贤孝传习所。“希望更多人发现非遗之美,了解非遗艺术价值,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他说。

  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项。(文/史静静)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fycc/35669.jhtml

投稿服务|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