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专家研讨会召开
时间:2021-03-31 04:09:35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了进一步推进天水市市级非遗项目西秦腔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落实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强化西秦腔的保护力度的指示精神,2月23日,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专家研讨会在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召开。
会上,与会秦腔表演艺术家们对西秦腔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脸谱特征、传承谱系、西秦腔与大秦腔的区别和天水秦剧团代表剧目、代表性传承人米新红、赵新启的表演风格进行了研讨,为申报甘肃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前期资料搜集、艺术论证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理论支持。
据了解,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始于1956年,原名天水市秦剧团,前身是解放前后享誉陕、甘、川、宁的“天水鸿盛社”、“宝鸡民盛社”、四川广元秦剧团。1958年又与原武都地区五一剧团合并,组建为天水地区五一秦剧团,团史近百年。也是目前天水市唯一一家市级表演专业院团,先后以米新洪,赵新启,段艺兵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为领军人物,在西北乃至全国亨有盛誉。近年来又涌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梅花奖得主袁丫丫,国家一级演员常小红、张智敏等一批优秀人才,现有剧目一百多本,经典折子戏八十多出,同时,该院创排的《山里红》《麦积圣歌》《大秦文公》《水洛城》等剧目在全国各类赛事及展演中荣获多项大奖。
2006年西秦腔进入天水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近年来,西秦腔研究院作为项目保护单位,坚持不懈的开展西秦腔的传承传播,完整保留保存了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此次省级非遗名录体系项目申报,必将为西秦腔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fycc/36054.jhtml
最新信息
- 2020-11-27 深秋时节,暖阳照耀下,...
- 2020-11-27 据悉,活化中的游垫村将...
- 2020-11-27 斯洛伐克的冬日温泉与中...
- 2020-11-26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
- 2020-11-27 为进一步弘扬光大义门陈...
- 2020-11-26 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省份...
- 2020-11-2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2020-11-26 谁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