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在传承非遗中感受浓浓年味

时间:2023-02-04 02:29:18   来源:  作者:   点击:

  

  

  

  

  村民们手持竹板,伴着节奏韵律,表演燕山大板。通讯员 张渊杰 摄

  

  民俗文化庆佳节,非遗演出闹元宵。元宵节是春节的“压轴大戏”,昔阳县孔氏乡孔氏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山大板搬到了群众家门口,让老百姓在传统民俗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和厚重的文化传承。

  2月1日,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孔氏村里的街道欢声笑语,鼓舞悠扬。村民们身着彩装、手持竹板,伴着节奏韵律,表演起了燕山大板,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和游客,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和祝福。“咱跳的是《欢乐中国年》,大家要注意表情,一定要把这欢乐劲儿跳出来,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展现出来。”参加表演的孔氏村村民张怀兰喜气洋洋地说。

  孔氏村燕山大板产生于明末,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表演形式是有说有唱、边打竹板边跳舞的高难度歌舞,表演者使用的乐器有鼓、锣、镲、小锣、板胡、二胡、唢呐、笙、横笛。每逢佳节,孔氏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走上街头,打一打燕山大板,跳一跳欢快的舞蹈。张怀兰说:“为了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孔氏村上至60岁老人,下至20岁小媳妇都会打,我们要把老一辈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给广大群众,让群众过一个更有滋味、更有文化的佳节。”

  张怀兰告诉记者,燕山大板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在其原有说唱的同时又加入了舞蹈的元素,并赋予了新的创意,如今,燕山大板表演已经成了孔氏村村民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不仅老人爱看,孩子们也特别喜欢。

  打起燕山大板,村民们个个精神焕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打出了精气神,打出了幸福感,大家以高超的技艺呈现出了一幅和谐欢腾的美丽画卷。这一刻,幸福和快乐在欢快的韵律中传递,表达着村民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诉说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郭 娟  张渊杰)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302/t20230203_79133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