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柳州以法治力量创造工业城市“生态惊奇”

时间:2023-01-07 15:52:25   来源:  作者:   点击:

  

  原标题:

  紧扣依法治市需求精细化立法 建立联防联控跨区域协作机制柳州以法治力量创造工业城市“生态惊奇”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公布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以法治助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位列其中。

  柳州市是我国西南工业之都,以广西1/13的面积、1/12的人口,创造了广西1/4的工业总产值。柳州市是如何以法治护航,坚定不移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创造出工业城市的“生态惊奇”?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探访。

  织密法网 高位推进

  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来到柳州,可以看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笔下“江流曲似九回肠”“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碧波清流,这是一座同时拥有工业产值广西第一和水质全国第一骄人成绩的城市,人们享受环境改善红利,在此安居乐业。

  “柳州是我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工业体量大、污染排放总量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韦永祥介绍。

  近年来,柳州市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以法治的方式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在绿水青山中找出路、向生态环境要效益,以高水平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以及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河长的河长制工作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责任清单。先后制定出台《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等法规规章,以及《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柳州市柳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关注民生 精细立法

  柳州市紧扣依法治市需求,以高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保民生促发展。

  2021年,紧紧围绕柳州发展重点,将社会关切的立法项目《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这一条例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柳州市的“母亲河”柳江有了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专门保护法。

  同时,柳州注重从“小切口”、民生问题出发,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精细化立法,保障民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审议通过《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强化餐厨垃圾全链条监管。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及配合全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积极回应群众环境关切,2022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提出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满足新能源汽车停车和充电需求。

  《停车条例》明确,建设停车场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泊位和充电设施;在人行道上增设停车泊位的,优先设置新能源汽车停车泊位;非新能源汽车不得占用新能源汽车泊位停放;对新能源汽车停放实行优惠等。这些措施既体现了当地立法特色,也突显了柳州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

  联防联控 智能监管

  柳州因水而生,依水而建。保水护水是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之一。柳州率先在广西建立“区内+区外”跨区域协作机制,与来宾市、河池市建立了全自治区首个“柳来河一体化”环境保护合作的跨区域协作机制。

  同时,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与上游贵州省黔东南州建立都柳江流域市(州)及跨区域环境联合交叉执法和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实现流域共同保护、上下游共同治理。

  此外,柳州市成立水上综合执法支队,全面建立“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制度,开启依法治河新模式。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柳州市则实施“四个全区率先”,基本形成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柳州模式。

  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陈浩告诉记者:“柳州开展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广西建立‘3+6’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建成广西首套污染源全方位管控系统。执法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录APP进行操作,实现‘掌上执法’。”

  据悉,污染源全方位管控系统由企业排污智能管控和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动态管控两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企业排污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对企业生产设备、污染防治设施的用电情况进行自动分析,对设备故障、偷排漏排等违法实时预警,督促企业及时排查设备隐患故障,避免污染物超标排放。同时,该系统还具备重污染天气应急监管、企业错峰生产情况查询等功能。

  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实现同步发展。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柳州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连续位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市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

  如今,柳州已从昔日的“酸雨之都”变成名扬区内外的紫荆花城,成为广西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领跑者、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市,在创新实干中不断创造着“柳州惊奇”。

  2021年,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槟城可持续城市化平台共同组织的第二届区域合作伙伴论坛上,柳州市作为中国工业城市向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型的成功案例被广泛推介。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509833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