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27):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
时间:2023-01-07 15:10:42   来源:  作者:  点击:
美丽神秘的湘西素有“华中生物基因库”、“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的美誉,是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和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拥有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湘西黑猪、湘西黄牛等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是难以复制的基因宝库。
古丈毛尖
湘西黑猪
201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参加全球环境基金GEF-ABS示范试点项目为契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列入重点立法计划,开启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化征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州人大常委会审议,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条例》以“保护优先、持续利用、科学管理、惠益分享”为基本原则,结合湘西地方特色,明确界定了保护什么、谁来保护、怎么保护等问题,规定了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原则、制度及法律责任,覆盖了从保护对象到开发利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全过程。
《条例》的实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入了法治新轨道,强化了法理保障,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开创了全国地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先河。通过实施《条例》,州、县(市)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形成政府总负责、生态环境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联动监管、奖惩兼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格局和机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率先立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既体现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担当和长远考量,又为全国类似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湘西经验,贡献了湘西样本。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ywgz/zrstbh/swdyxbh/202301/t20230103_10092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