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拆、修、保”做文章 孟州市加强黄河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
时间:2022-12-24 18:46:38   来源:  作者:  点击:
孟州黄河湿地,全称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州段,规划总面积7500公顷。由于历史原因,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损坏。2020年以来,孟州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断加大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围绕“拆、修、保”,大力整治黄河湿地保护区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黄河滩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把“拆”的文章做得干净彻底。2020年4月,该市成立湿地保护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保护区违章养殖场、鱼塘、地面附着物进行全面排查、限期整治。短短6个月时间,开展16次专项行动,先后在核心区清退整改鱼塘128处,拆除大小养殖场230家。在湿地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清退鱼塘143处,清退养殖场76家。
把“修”的文章做得扎实深入。“从2021年年初,我们陆续邀请林业、环保领域专家,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制订湿地恢复方案。”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介绍,该市植树造林367亩,植物种类丰富到18科25属25种。实施了总投资700万元的中央资金湿地修复项目和投资550万元的中央资金退耕还湿项目。
把“护”的文章做得深入人心。孟州市采取智能监测和人工巡护相结合的方式,推出湿地保护的“孟州黄河湿地智慧监控系统”,实现了“网上网下”齐监管。在4月举办的2022“守护湿地之美·共建鸟类家园”摄影大赛中,借助影像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同时,孟州市还结合公安部门加大对黄河湿地保护区非法盗猎野生动物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候鸟安全越冬。
随着孟州黄河湿地功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来此栖息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有6目、10科、25种共8000余只水鸟在此休憩生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已连续4年在此越冬。在河南省秋季水鸟同步监测调查工作中,累计监测到白琵鹭、赤膀鸭、普通鸬鹚、斑嘴鸭等20余种鸟类,其中白琵鹭种群数量在100余只,新发现黑鸢、白尾鹞、鹗等猛禽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余只。
原文链接:http://sthjt.henan.gov.cn/2022/12-16/26589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