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5):江苏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

时间:2022-12-24 18:37:17   来源:  作者:   点击:

  

  

  

  江苏省平原广阔、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组分齐全,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格局。近年来,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行动,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稳步增强,生态质量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加强,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生了全局性变化。

  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已推动超过80%的县(市、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即将完成全省调查“全覆盖”。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多样性长效保护与长期发展,规划建设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加强对生态质量、长江流域水生态等涉及生物多样性评价与考核要求的支撑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力量,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化目标。

  根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和生态保护空间特点,江苏省识别出“一横两纵+”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划定了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结合重点区域聚类分析,设置20个省级观测站点,覆盖沿江湿地、湖泊湿地、滨海湿地、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2022年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能力(一期)建设方案》,提出按照“一横两纵+”分布特征建设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其中“一横”沿江观测站5个,“两纵”沿大运河观测站5个、沿海观测站4个,“+”低山丘陵观测站6个,逐步形成观测能力强、科研支撑足、监管服务好、宣传水平高的四位一体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成为集成省内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的心脏,掌握区域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的基石。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通过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任务,江苏省打造了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样板,为开展周期性观测、摸底、态势分析评价等工作提供了基础,能够为支撑生物多样性持续性观测评估与示范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ywgz/zrstbh/swdyxbh/202212/t20221212_100765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