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6):陕西朱鹮、秦岭石蝴蝶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时间:2022-12-24 16:51:38   来源:  作者:   点击:

  

  

  

  陕西汉中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镶嵌在秦巴之间、汉水之源的一颗璀璨明珠,生态秀美、气候湿润,属于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

  朱鹮(Nipponia nippon)素有“东方宝石”之称,是6000万年前就已存在的古老物种,但由于栖息地大量丧失和人类干扰,野生朱鹮种群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5月,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洋县重新发现了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后,41年来,在国家林草局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积极参与下,通过“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保护模式,中国朱鹮种群数量由最初发现时的7只发展壮大到8000多只,分布面积从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朱鹮濒危局面基本得到有效缓解,其保护成果得到国际组织认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高度称赞“朱鹮保护是世界濒危物种成功保护典范”。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Nipponia nippon)

  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属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秦岭地区特有物种,全国范围内仅陕西汉中1个野外分布点,2013年再次发现其野生种群时,数量不足200株。在国家林草局大力支持下,在省市主管部门强化原生地保护管理下,截至目前,秦岭石蝴蝶野外种群保有量达3000株以上,并通过积极开展人工扩繁技术研究,成功掌握秦岭石蝴蝶叶片扦插、组培等人工繁育技术,形成10000株以上规模的人工培植种群,为实施野外回归工作奠定了种源保障,被陕西省林业局授予“2021年度陕西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秦岭石蝴蝶

  (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朱鹮保护成功取决于在不同时期采取了适合的保护方法,初期采用人随鸟动、死看死守,强化个体保护,后期注重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在开展野生朱鹮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人工饲养繁育技术,攻克了饲养繁育、疾病救治和野外放归三大技术难关,国家林草局称赞这一保护方法为“朱鹮模式”。秦岭石蝴蝶保护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重视”+“地校联合”,在注重分布地原生境保护与恢复同时,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探索人工扩繁技术,攻克了叶片扦插、大田驯化和野外回归三大技术难关。

  朱鹮和秦岭石蝴蝶从“濒危”到“壮大”,其野化放归和人工扩繁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其他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同时也为其他珍稀濒危物种与极小种群物种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原文链接:https://www.mee.gov.cn/ywgz/zrstbh/swdyxbh/202212/t20221212_100766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