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模式
时间:2022-12-09 22:30:22   来源:  作者:  点击:
滁州市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新模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文化遗产+教育”。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创建科普教育基地1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家,创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0个。发挥全市文化场馆阵地作用,开展“小小讲解员”夏令营、博乐园“滁博小课堂”、“我在博物馆画文物”等特色宣教活动20余场,引导青少年关注、了解文化遗产知识。每年举办“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教学展演活动10场,现场展示凤画、剪纸、糖画等非遗技艺并邀请观众参与制作,以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文化遗产+旅游”。结合文化遗产元素和旅游行业新风向,设计并推出一批以琅琊山文创雪糕为代表的旅游商品。深挖全市文旅资源,串联半塔保卫战旧址、小岗村旧址、醉翁亭等文物保护单位,推出红色游、研学游、非遗游线路6条。以举办各类节庆节事活动为契机,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直播等宣传推广活动,吸引线上线下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文创产品销售额超100万元。持续打响正月十六走太平、琅琊山初九庙会等民俗活动品牌,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化遗产+科技”。制作“滁州文物有话说”系列视频,以“动画+三维建模+实拍画面”的形式,用文物自述的口吻讲述滁州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建成“滁州数字非遗”线上平台,围绕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提供“学、听、看、购、玩”等智慧化线上服务,设置线下体验机让市民游客从视、听、感多角度了解文化遗产魅力。排演“岭上好风光”等情景剧,运用VR、AR等技术手段,以古今穿越、歌舞串联等形式,让文化遗产生动走进大众视野。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7398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2020“山水暖你壮乡...
- 2020-11-27 11月20日,南充阆中...
- 2020-11-27 11月10日,第三届中...
- 2020-11-27 近日,“成渝十大文旅新...
- 2020-11-27 他的讲解有深度、有广度...
- 2020-11-27 随着11月走向尾声,银...
- 2020-11-27 “本月底,龙潭河景区提...
- 2020-11-27 以旅兴村、以旅富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