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推荐 > 正文

六安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点亮品质生活

时间:2022-12-09 23:08:21   来源:  作者:   点击:

  六安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提升,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城乡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打造“15分钟”阅读圈,建成并运营城市阅读空间34家。9家县级公共文化场馆新投入使用,县级以上场馆新建率达94%。全市140个乡镇文化站上线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级场馆客流及乡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实施惠民工程。以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推出“乡村文化大舞台”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指导乡村自发举办文化活动8100余场、乡村春晚示范活动80余场,打造家门口“文化空间”。组织“送戏进万村”演出1828场、放映农村电影22658场,农家书屋更新图书11.3万册。全市各级文化馆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活动1.1万余场,居全省第一。

  繁荣精品创作。组织“喜迎党的二十大 唱响新征程”原创歌曲征集、首届乡村红歌村歌大赛等活动,鼓励文艺爱好者创作本土优秀作品。表演唱《这个冬天》等4个作品获得第三届安徽省群星奖。大型现代黄梅戏《锁龙图》入选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并作为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免费展演,庐剧现代戏《金刚台姐妹花》在《文旅中国》线上平台展播。

  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智慧化共享化,提升“六安文化云”等网络数字服务水平。金寨县公共文化云服务案例获评“国家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典型案例,霍邱、舒城2个案例入选省20个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qswlxxlb/87415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