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历程 > 正文

扎根沃土担使命 服务人民践初心 推动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时间:2022-09-24 02:19:01   来源:  作者:   点击:

  

  乌兰牧骑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的文艺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乌兰牧骑事业建设发展,全面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

  1959年3月,鄂尔多斯市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鄂托克旗建立。早些年,乌兰牧骑只有“几个人,一辆马车,三五件乐器”。经过历年建设发展,当前全市乌兰牧骑队伍已经发展到10支,从业人员712名,排演场所达300平方米以上。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全市乌兰牧骑事业建设发展,全面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乌兰牧骑队伍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都得到了充分保障。2017年以来,市、旗区两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乌兰牧骑创作演出、设施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工作,市政府每年安排乌兰牧骑考核奖励资金,以奖代补,支持乌兰牧骑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全市实施了新时代乌兰牧骑职能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乌兰牧骑“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乌兰牧骑发展活力。在多重政策保障下,全市乌兰牧骑事业欣欣向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乌审旗乌兰牧骑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杭锦旗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分别荣获2018年第七届与2021年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常年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近年来,全市文艺院团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黄河文化等重大主题,创作演出了《这片草原》《牵魂线》《鄂尔多斯乌音嘎》《乌兰牧骑的热喜》等500余件优秀作品,荣获国家级奖22项、自治区级奖206项,群舞《黑缎子坎肩》在2019年荣获中国舞蹈最高荣誉“荷花奖”金奖,《草原赞歌》《石榴红了》于2019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演出。

  立足新起点,展望美好未来,全市乌兰牧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结合自治区“两个打造”部署安排,正在创作编排交响诗诵《喜迎党的二十大 欢歌向未来》、漫瀚调音乐剧《黄河情》、原生态音乐会《牧民歌唱共产党》等一批新作品。近期,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的贯彻学习引发热潮,全市乌兰牧骑队员们反响热烈,大家表示将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继续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惠民演出

  全市乌兰牧骑深入苏木乡镇、城镇社区、厂矿企业、军营、学校、景区开展乌兰牧骑“送欢乐、送文明”“百团千场下基层”“乌兰牧骑千场惠民演出、百场调演展演”“全市优秀剧目展演巡演”“送演艺进景区”等系列惠民活动5000余场次,服务农牧民超过400多万人次,积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交流演出活动。2021年,按照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全市乌兰牧骑成立29支宣传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小分队,以边学习、边创作、边演出、边提升的形式,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创新传播服务方式

  为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鄂尔多斯市推动实施“乌兰牧骑+”行动,组建成立18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辅导、政策宣讲等近千场活动。为发挥新时期网络传播优势,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开发了“乌兰牧骑在线”小程序,推出“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惠民服务,开展线上“微课堂”辅导服务,利用“网上乌兰牧骑”等新媒体发布短视频450余件,播放量达600万余次。2020年,3名乌兰牧骑队员因暴风雪错过创作比赛,在火车上为旅客演出的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等800余家媒体转载转发,全网点击量近4亿次。鄂尔多斯市为了让市民和游客享有更多高品质文化演出,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引进保利剧院,与市乌兰牧骑合作,推广高雅艺术,打造原创剧目,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积极推动文化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积极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全市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推动乌兰牧骑“走出去”,开展了“‘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巡演活动,赴德国、法国、泰国、印尼、斐济等国家演出。与此同时,乌兰牧骑积极助力全市文化旅游形象推广,在全国30余个城市举办的文化神州行、文博会、文旅推介会上表演精彩节目,展现了良好文化形象,赢得广泛好评和赞誉。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msyw/eeds/202209/t20220920_21381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服务|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