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理提水质 生态修复焕新颜 石川河铜川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时间:2022-09-08 19:34:24   来源:  作者:  点击:
本报讯 石川河属黄河水系渭河支流,陕西省铜川市境内石川河水系主要由漆水河、沮河组成,两河上游均建有饮用水拦蓄工程,河道中90%径流水为两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河道季节性和区段性断流,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河道水生态十分脆弱。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水环境治理工作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位置,将石川河岔口断面水污染治理工作作为生态环保头号工程,综合采取上工程、清河道、强监管、补基流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水质。落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开展生态修复,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石川河铜川段及其主要支流漆水河全线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历史好转,岔口出市断面优于国考目标两个级别,开创了铜川市“十四五”水环境治理工作新局面。
顶层设计,让石川河重披新装
先后制定了《铜川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铜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铜川市碧水保卫战工作方案》等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石川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并现场视察调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水污染防治工作。抢抓2020年铜川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机遇,提出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和“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四水共治的理念,以恢复石川河有水为核心思想,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合力攻坚,让石川河旧貌换新颜
大力推进补短板行动,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投资量占年财政收入的46%。将两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标准提升至《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级标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日,并新(改)建污水管网36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8公里。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39个子项目,10条重点河段形成景观带,漆水河32公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建立区县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实施区县、乡镇、村三级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夯实各级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建立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巡河机制。同时,组建专职巡河队伍全天候巡查河道,清淤疏浚河道32公里,清除淤泥16万立方米。对涉水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管,严防违法排污行为。强化预警与响应,沿河分段布设“固定+流动”水质监测点位,对水体9项污染因子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建立“人工+自动”水质监测模式,实现精准调度处置。制定《铜川市石川河生态基流保障工作方案》,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协调上游水库常态化下泄生态水,提升河道水生态功能。
容颜转变,让秀美河流惠及群众
如今的石川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河、景观河。沿着河畔漫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休闲时光。两岸景象由以前的河道垃圾、路边荒地、山坡杂草,变成了河水清澈、树木成荫,景色宜人。为了母亲河的安澜,铜川人民一路前行、一路探索,只为了遇见更美的风景。 邢方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dynamic/city/2022-09-06/815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日...
- 2020-07-23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条...
- 2020-07-23 7月16日,“积跬步 ...
- 2020-07-23 7月17日,作为第四届...
- 2021-03-31
- 2021-03-30
- 2021-03-30
-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