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监管 > 正文

非凡十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

时间:2022-07-29 22:18:23   来源:  作者:   点击:

  

  7月22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这十年·广西”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回答有关提问。发布会对广西文化旅游十年发展成效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

  这十年,广西全力以赴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今日广西,人民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味,壮乡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共同富裕正在扎实推进。下一步,广西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短板,让壮乡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年来,广西持之以恒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力作,连续六年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成为极具特色的民族盛会、富有广西特点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广西将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持之以恒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纳入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整体推进。着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群众心手相牵、团结奋斗,奋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雄奇的山水、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文化,也让广西成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旅游产业大有可为。”广西牢记领袖嘱托,立足发展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兴桂的支柱产业,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配合国家制定《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纲要》,扎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100个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二是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主动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产业,构建“三地两带一中心”全区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区创建了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有超过一半的县(市、区)成功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或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三是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一批民族地区重点文物、传统建筑保护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产品、线路开发。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全区旅游总消费首次突破万亿元。2021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7.98亿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062.99亿元、同比增长24.8%,旅游产业稳步恢复。下一步,广西将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承担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塑品牌,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国际化、智慧化水平,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28627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