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监管 > 正文

打造“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宁市青秀区举办

时间:2022-07-21 22:59:35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引爆“夜动力”,打造“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建设全国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7月19日上午,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商务厅指导,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宁市青秀区举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富强,青秀区人民政府区长曾鹏鑫等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来自区内外的夜间经济专家学者参会,为青秀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赖富强在致辞中表示,首府南宁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是一座基本“没有冬天”的城市,是真真切切的“中国不夜城”,南宁的夜晚流光溢彩,南宁的夜生活浪漫迷人。青秀区作为首府核心城区,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引领“夜经济”潮流,众多具有南宁特色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地标,彰显城市活力与魅力,绽放城市夜生活的繁华与精彩。希望青秀区持续推进夜间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商文旅融合,大力发展夜间消费新业态,培育夜间消费新场景,激活夜间消费新热点,加快建设全国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赋能首府城市经济提质升级,助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研讨会上,曾鹏鑫介绍了青秀区夜间经济发展情况。南宁市是中国睡觉最晚的城市之一,青秀区作为南宁市夜间人气最旺、消费最活跃的区域,汇聚着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景区游览、会议展览、健康体育、都市休闲等多种业态类型。近年来,青秀区聚力打造了南宁市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推出“绿城夜景、东盟夜宴、万象夜购、潮玩夜娱、心泊夜宿、壮锦夜秀、青山夜养、书海夜读”八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目前青秀区辖区内拥有15个夜间消费集聚街区,2.7万家夜间经营商户,15万个市场主体,东盟商务区、凤岭北等老牌商圈人气持续火爆,凤岭南、火车东站等新商圈加速崛起,使青秀区成为了“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南宁”的重要承载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这里,游客和本地居民不仅能够满足夜间休闲消费的需求,更能体验独一无二的东盟国家文化和广西壮乡民俗风情。

  

  中国科学院博士后齐晓波、广西北部湾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滕健、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袁媛、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凌常荣、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樊凡、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闫雪梅等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围绕国内外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发展趋势,就“打造‘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打造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意点亮夜间经济”“打造青秀区夜经济独特魅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展望,共同探索青秀区夜间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为青秀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齐晓波表示,夜间经济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激发文化创造、带动区域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蓝海。齐晓波提出,青秀区是一座四季不夜城,最适合发展夜间经济,要突出东盟风情、民族特色、商文旅融合三大优势,提升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两大品牌,打造青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齐晓波建议,要加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打造全国夜间经济学派,擦亮“中国不夜城 浪漫夜南宁”城市名片。

  

  滕健表示,青秀区作为2021年全国百强区,要引导消费新潮流、彰显文化新时尚、拓展文旅新业态、优化产业新集群、构建发展新格局、打造文旅新品牌、创造美好新生活。

  袁媛讲解了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层面夜间经济文旅政策支持,分析了夜间经济背景特征、发展趋势,以及青秀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凌常荣结合前期调查研究,提出青秀区打造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六为”驱动模型和夜游“八新”理念,认为需从12个方面打造高价值路径,在营商环境、人才资源、科技赋能、品牌加持、客源保障等方面提供高保障措施。

  樊凡提出青秀区应高标准建设“青秀—东南亚美食街”,建成有国际元素和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美食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建立夜间经济政府治理制度,加强招商引资,做好监督检查和宣传工作。

  闫雪梅建言,青秀区可依托非遗资源,打造以本地文化为底蕴的文旅产品,提升优化产业园区,建设以多元业态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通过创新创意,不断提升本地独特的夜间消费吸引力,突破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现象。

  据悉,为有效落实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青秀区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举措》,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打造“中国不夜城”地标,升级“浪漫夜南宁”商圈。设立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夜间经济发展;加强地标、重点商圈、生活圈等区域周边公共交通基础保障,整合东盟商务区商圈资源,成立商业体联盟;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支持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完善夜间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公共WiFi等配套设施建设;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28236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