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召开 凝聚工作合力 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时间:2022-07-02 02:23:09   来源:  作者:  点击:
◆本报通讯员 叶相成
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日前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等有关工作方案,明确了2022年至2023年将重点开展的六项工作,进一步凝聚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合力,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六项工作分别为系统开展丹江口总磷问题成因调查分析,强化后续预防和整改措施;健全水源区信息共享机制和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定期会商制度;推动规划落实,支撑水生态考核;强化尾矿库污染监管,推动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水源地保护立法和生态补偿;深化技术合作,争取资金支持。
建立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会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数据信息共享范围包括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以及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数据信息共享内容主要包括水源区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等各类监测基础信息、监测数据及统计、评价、分析结果等。
监测数据和信息分为4类,分别为监测站网基础信息;监测数据及评价分析结果;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相关的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流域范围内各行政区域的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相关规划,“三线一单”成果等。
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有利于相关各方实现流域和区域协同协作,及时研判水生态环境变化,为水源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与信息支持。
建立联防联控信息通报机制
会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联防联控信息通报方案。
方案明确,突发水污染事件和水质异常要即时通报,通报内容包括发生突发水污染
事件或入丹江口水库河流水质出现异常时,可能造成下游水污染,影响水库水质或调水水质的情况。通报要素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污染态势,处置应对,可能的影响等。
日常工作要定期通报,通报内容包括通报本行政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及处置工作进展,本行政区域内风险源档案建立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情况、“一河一策一图”编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编制更新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及应急物资更新情况等。
会议指出,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联防联控信息通报机制,旨在畅通中线水源区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信息互通,更好地形成水源区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力。
开展消落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调查范围为丹江口水库157米至170米蓄水位消落区以及170米蓄水位岸线外延一公里库周现状情况,涉及湖北省十堰市和河南省南阳市。
现场调查重点任务包括完成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及库岸带现场调查,查清不同蓄水位消落区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库岸带等。调查将采取抽样方式调查不同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氮磷等含量,选取试点区域开展土壤浸出试验,并形成消落区对水库水质的潜在影响、消落区及库岸带基本情况、消落区及库岸带管控和治理保护对策建议等成果汇编。
通过开展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掌握丹江口水库消落区及库岸带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助于科学评估水库蓄水消落对水库总磷浓度的影响,为后续消落区治理及库周生态缓冲带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dynamic/zhongs/2022-06-30/80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