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未雨绸缪 以练为战

时间:2022-06-10 23:41:22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打造“2小时应急圈”,全面提升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响应及时、行动到位、数据准确。5月30-31日,自治区贵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贵港中心)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2022年修订)》,在桂平市开展了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监测演练,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演练设定了桂平市某工厂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导致废水事故外排(废水水质涉及的项目为:pH值、溶解氧、电导率和重金属类指标)和脱硝氨水储罐泄漏,且下游10公里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模拟场景。

  本着实践、实战、实用和自行演练为主的原则,本次实战演练不预设脚本,重点突出“实”,模拟实战情景,活动开始前不预先通知,采用临时通知演练场景、地点的应急拉练方式进行。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2022年修订)》启动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各应急监测工作组全程自行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应急监测任务。重点从人员安排、仪器装备准备、应急监测工作组快速集结、各监测工作组之间的信息沟通几个重要场景实施演练,主要检验环境应急监测响应速度、应急监测人员装备的准备是否齐备规范,应急监测预案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合理性;应急监测方案编制和应急监测报告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

  场景一:5月30日10时,启动5.3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程序,贵港中心全体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监测指挥组,组建现场监测组、实验室分析组、综合应急组、后勤保障组等应急监测工作组,迅速整理准备应急监测仪器装备,10时40分,完成人员装备的集结,列队准备出发。

  

  演练人员集结完毕

  

  党员先锋队进行授旗

  场景二:现场监测组完成现场踏勘调查工作,并及时向综合应急组汇报;综合应急组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上报监测指挥组。

  

  现场监测组采样

  演练过程中,现场各应急监测工作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服从指挥,按要求完成了预定流程操作,达到了演练的目的,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整个应急监测工作流程组织严密、协调有序,严格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要求进行演练,较好地验证了应急监测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综合应急组工作中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此次演练中,处处飘扬鲜红炽热的党旗,时时可见熠熠闪光的党徽,处处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冲在前,同志有榜样,工作有动力,贵港中心全体党员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有力的工作举措,为圆满完成演练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演练结束后,现场召开了总结会,对演练的每个环节进行逐一复盘点评,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本次贴近实战的演练活动,充分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应急意识,检验和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应急装备能力和应急协同能力,达到了通过演练“查缺补漏”,防止在实际开展工作时“掉链子”的目的。

  下一步,贵港中心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立足工作大局,未雨绸缪、主动作为,筑牢核心能力。并以此次模拟演练活动为抓手,深挖不足、细找差距,用新思想为“探照灯”武装自身,用新举措为“金刚钻”攻坚克难,以应急监测能力的提升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创,不断巩固和提升环境应急监测水平,历练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测得准、打得赢”的生态环境监测铁军。

  

  演练结束全体人员合影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19934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