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传承“非遗”项目“细岩雕刻” 让旅游工艺品走向广阔舞台

时间:2022-05-27 20:09:17   来源:  作者:   点击:

  

  在刚刚结束的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一件精美绝伦的紫袍玉带笔筒从众多旅游工艺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银奖。这个笔筒的创作者,就是“胡一雕”创始人胡家文。


  

  紫袍玉带笔筒获得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胡一雕”是什么?答案只有去到位于清镇市清州大道四季贵州半山小镇的“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寻找。


  

  “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


  远远看去,“胡一雕”的招牌非常醒目。走近一点,透过玻璃已经能感受到馆内古色古香的韵味。迈步进入,精美屏风、各式茶台、家居摆件、精美首饰印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里的工艺品大多是在石头上雕琢而成,这些石头呈现出绿色和紫色,触感冰凉。听胡家文介绍才知道,这种石头是贵州梵净山一带独产的紫袍玉带石,多年前国家已经禁采,如今存世的原石已经很少了。而这种雕刻手法就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细岩雕刻”。


  

  细岩雕刻作品《喜上眉梢》


  

  细岩雕刻细节


  胡家文之所以会接触雕刻,跟他的家乡清镇市犁倭镇分不开。犁倭镇自古就有雕刻传统,至明代胡氏一族在先人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融入了国画手法,并采用虚实结合的雕刻方式,创作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雕刻技法,并将这一技法命名为“细岩雕刻”。从此,细岩雕刻这一胡氏的独家原创技法流传下来。

  在“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内,一件精巧绝伦的紫袍玉带石材质大型雕刻作品摆放在最显眼处,名为《松风茶韵图》,是“胡一雕”工作室的镇馆之宝。它的创作者就是胡家文的伯父、雕刻大师胡正德。


  

  “胡一雕”非遗民族文化展览馆内的部分作品


  幼时起,胡家文就跟随胡正德学习雕刻技艺。2016年,在外打拼的胡家文返乡创业,创建了工作室。2017年10月,胡家文荣获贵阳市总工会命名的贵阳市首届“筑城工匠”荣誉称号,30来岁的胡家文成为细岩雕刻大师级人物。

  2021年,展示馆揭牌开馆,近期获得了贵阳市旅游商品购物场所示范点的称号。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和购买胡家文团队创作的石雕、木雕、玉雕、蛋雕作品,还可以化身为一名文艺青年,亲身体验一番雕刻技艺,体会其中的乐趣。


  

  胡家文演示蛋雕


  在专门为雕艺爱好者和学生设置的体验场地内,各种体验材料、工具齐全,胡家文会手把手指导示范、传习技艺。体验者不仅可以获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还可以将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带走留作纪念。


  

  胡家文获得的部分荣誉


  胡家文说,为更好地传承细岩雕刻,他立志建立科普示范基地。他认为,细岩雕刻不但需要传承,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创造符合当代需求的旅游商品,让传统工艺更受游客喜爱,让细岩雕刻成为一张靓丽的贵州名片。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wldt/202205/t20220527_742510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服务|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