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 石桥村丨追寻“时光匠人”,体验造纸之村的魅力
时间:2022-05-27 19:52:04   来源:  作者:  点击:
迎着山间温柔的风
穿过叠嶂青翠的山
用脚步丈量美景
共赴怡人初夏吧
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石桥古法造纸因工艺制作古老、工序徒手操作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中国古法造纸之乡”。2006年,具有“活化石”之称的石桥古法造纸被国家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石桥村王兴武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皮纸制作技艺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7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年石桥村被省文旅厅批评为文化产业示范村。2021年,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古法造纸之乡
一条小河蜿蜒穿过石拱桥
古朴的吊脚村落在山环水抱的自然间
石桥村纸街
丹寨石桥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两岸山崖而得名,淳朴自然的村庄依偎在深山山的怀里中,便走进了一片神奇的黔山秀水。
石桥村盛产构皮麻,是造白皮纸的原料。堪称古老文明与苗族村寨交相辉映,是造纸工艺与苗寨村落的完美结合,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时期的造纸工艺,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穿洞,是村里最“资深”的作坊,是一处纵深不知其底的天然溶洞,洞深1500米以上,石壁能遮避风雨,这里水源充足,溶洞可以保持恒温,制作的纸张质地柔软,是块造纸宝地。
白皮纸除了文化用途外,在苗族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刺绣、缝衣服等。在这片古老的绿水青山间,古法造纸融进了寨子里,走向了世界。
游客体验DIY花草纸
民族文化
锦鸡舞
在丹寨县境内流行的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也是苗族舞蹈中最为美丽的舞蹈,苗族舞蹈中许多基本动作来源于“锦鸡舞”。
吃新节
翻鼓节
每到节日,丹寨的苗族同胞通过赛技艺、跳铜鼓舞等方式,欢庆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翻鼓节”等,欢聚在铜鼓场、芦笙堂上,跳铜鼓、踩芦笙,共庆佳节。
周边游玩
丹寨万达小镇
丹寨万达小镇地处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依山傍水、美不胜收。丹寨万达小镇建筑采用苗侗风格,引入丹寨特有的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并配套建设万达旗下设施,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商业、旅游目的地。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已然成为标志。小镇结合当地苗族文化与非遗民俗,每年打造万人长桌宴、祭尤文化节、春耕大典等大型IP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还取得了孤独星球2020十佳旅行地、戛纳铜狮奖、艾菲国际广告节等斐然成绩。
高要梯田
一千多亩梯田景观,位于一座大山之上,顺着山势,层层叠叠,从山顶一直延伸至山脚。梯田也像一条条美丽的苗家腰带,装点着雄浑的大山。
每年9月,丹寨县高要苗寨1000余亩梯田的稻谷陆续成熟,层层叠叠,黄绿相间,秀美如画,优美的景色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摄影采风。
住宿推荐
石桥纸居
石桥纸居是由砖木石铸成的民宿建筑,将“苗族风格”与“现代设计”剧烈碰撞,民宿拥有12间客房,步入其中,大隐于世的静谧和闲适,珍藏着城市里难求的“野奢度假生活”。
美食特产
丹寨斗鸡
在丹寨,不少苗族村落都有养斗鸡、看斗鸡的习俗,在悠久的历史中,也研究出了吃斗鸡的方法。斗鸡与一般的鸡相比,身材更高大,肉质更紧实。肉质鲜美、嚼劲十足、非常入味。
丹寨硒锌米
丹寨被称为“中国硒米之乡”。硒锌优质米具有米质晶莹如玉、光泽透明、香气浓郁,做出的米饭松软可口、香味扑鼻、糯而不腻等特点。
交通路线
1、自驾:从贵阳出发-厦蓉高速-都匀绕城高速-凯都大道-佛山大道-802县道-石桥村;车程2小时13分钟。
2、高铁:贵阳北站-凯里南站。
3、客车:贵阳龙洞堡汽车客运站-丹寨。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xwzx/wldt/202205/t20220527_742523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2020年还有不足两个...
- 2020-11-27 旅游,是认识一座城市最...
- 2020-11-27 林口县坚持“办一届大会...
- 2020-11-27 12日,中国气象局公共...
- 2020-11-27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
- 2020-11-27 借势2020北京大运河...
- 2020-11-27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8...
- 2020-11-27 11月20日,“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