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图讲坛:王平谈写作——常怀一粒米的悲悯
时间:2022-05-12 17:40:50   来源:  作者:  点击:
王平,湖南出版集团编审,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书屋》杂志创始人之一。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打风吹去》《王平小说》《倒脱靴故事》等;主编、策划、编辑文艺类图书《全国小说奖获奖及落选代表作》《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周作人散文全集》《锺叔河集》等。
讲座中,王平回忆起他的写作初衷。童年的快乐时光让他对倒脱靴小巷满怀情感。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记忆里的欢笑和悲伤又再浮现,他希望通过叙述能将回忆一一呈现纸端。在写作中,他体味到,无论富贵与贫贱,无论愚钝与聪明,人在造物者眼里,都是一概的渺小。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他的内心变得平静且坚韧。“我怀着一粒米的悲悯之心来写《倒脱靴故事》,这种怜悯甚或悲悯之心,比怀所谓‘爱’写出来的东西,更真切,也更深切。”也正是因为怀揣这种谦卑,《倒脱靴故事》中人物性格饱满,烟火气十足,貌似平淡的故事却层层递进,直抵历史与人性的深处。大时代的戏剧性与悲剧气息,一回一回地穿透纸面,扑面而来。
著名学者陈漱渝说,只要今人或后人还关注湖南长沙这座城市,还关注作为城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小街小巷,以及关注中国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那这本书便自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兼具散文与小说之长的新文体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颇有分量的、独特的城市史。从这本书中,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长沙,既没有被刻意打扮的传奇,也没有被潦草敷衍的卑微。它昂首挺胸,从过去走向未来。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news/gzdt/202205/t20220505_244645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日...
- 2020-07-23 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条...
- 2020-07-23 7月16日,“积跬步 ...
- 2020-07-23 7月17日,作为第四届...
- 2021-03-31
- 2021-03-30
- 2021-03-30
-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