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织绣培训项目助力村民“居家创业”
时间:2022-02-25 18:57:11   来源:  作者:  点击:
乡土文化
记者 秦 雯 通讯员 黄凤凤
刺绣画轴上的柿子和莲花图案寓意“百事大吉”,色彩明丽;壮锦披肩上的纹饰对比鲜明,粗犷热烈。岁末年初,在两个相隔数百公里的广西乡村——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与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经过帮扶单位和培训班老师历时半年的指导,当地妇女都学会了广西的传统织绣技艺,制作了许多精美作品,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让她们获得了企业的认购与支持,逐步走上了一条“居家创业,门口赚钱”的脱贫致富路。
2018年,由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带动,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实施的民族织绣培训班项目喜获丰收。在广西文旅厅定点扶贫的凤立村,多位学员荣获“最佳桂绣作品奖”,其作品被多家企业认购,用于市场销售;12月,龙州县板池屯壮锦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42名当地妇女在闲暇时间里,跟着金壮锦的工艺美术师免费学习并制作壮锦,为她们带来了总计11万多元的收入,村民中个人织锦最高收入超过7000元。
这是广西文化技能扶贫事业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博物馆+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帮扶模式,同时关注生产与销售两条线,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和“推广性传承”,以实实在在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吸引着当地村民的加入。“有教无类,长期相伴”,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贺定钰告诉记者,近年来“桂绣坊培训班”“壮锦技艺传承人研培班”等民族织绣培训项目在广西各处开花结果,成功培养出多位工艺美术师,通过她们来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传统织绣技艺的学习中。2019年,凤立村妇女将投入到全新的产品——“桂绣鞋”制作的培训和生产中,龙州板池屯也将延续金龙壮锦的美丽传说,就地创业,增收致富,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扶智的题中之义。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40478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