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安丘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构筑美丽河湖生态屏障
时间:2025-01-06 22:41:31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水土共治,围绕源头控污、中端监管、末端提升,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构筑美丽河湖生态屏障。目前全市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11条,数量高居潍坊市第1位。重点河流水质指数5.11、同比改善7%,改善率高居各县市第1位,是潍坊市唯一保持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双百”的县市。
一是源头控污,全力推广生态模式。强化入河排口监管。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强灌溉水质监测与管理,全域设置34个监测断面,实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分析;每季度对2个农田灌溉水库进行水质监测,全市50处入河排口实现监管全覆盖。今年,累计出具监测数据3967个,下发督办函18份,助力消除隐患1.4万多个。加大测土配方力度,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农企对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高效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目前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70万亩,土壤熏蒸服务达到13万亩,每亩减少地上用药50%以上、化肥用量10%以上。今年投资改造提升2万亩高标准农田,年节水量33万立方米。
二是中端监管,大力推进综合处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出台农药标准化经营门店创建方案3个、细化标准细则23项,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镇街、社区、村居“三级台账”,全市 992 家农药经营门店统一配备回收桶,将 7313 种农药产品纳入溯源渠道,年回收处置率保持 80%以上。科学使用和回收农膜。强化地膜规范使用,实施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试点项目,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3万亩,严禁在农业生产上使用厚度低于0.01mm非标地膜。健全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充分发挥全市24处镇级废弃农膜回收点功能,引导种植农户规范使用标准地膜、参与地膜回收,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4%以上。资源化利用有机废弃物。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每年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37万吨,代替散煤20多万吨,获评“秸秆产业化模式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三是末端提升,有力涵养河湖生态。强力推进重点河湖水质监测。紧盯全市7处重点河流断面自动监测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开展加密监测,启动“查测溯析治”工作机制,今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1亿的三大治理工程,年削减污染物250多吨,全市水质持续改善,高居潍坊市第一位。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建站、纳管、拉运、资源化利用等模式,累计完成45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在潍坊市率先、超额完成“十四五”农污治理任务。节约财政资金8000万元,并争取到位上级资金4800多万元,形成了安丘模式。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资4.96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日处理垃圾800吨,实现每日新产生600吨垃圾的“日产日清”和200焚烧余量的“存量处置”。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展畜禽粪污高标准整治行动,围绕7个方面,推动全市5000余家养殖场户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501/t20250102_4781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