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坚持事前预防切实加强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设
时间:2024-09-15 04:57:09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泛珠三角9省(区)污染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和《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措施任务清单》工作要求,文山州切实加强联合防范应对机制建设,有力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立足实际,实现机制全面覆盖。文山州作为滇东南门户,东连广西、西邻红河、南接越南,共涉及盘龙河、八布河、南利河、斋河、大梁子河、响水河、小白河、南北河8条主要出境河流,共设置有盘龙河天保农场、八布河八布桥、南利河南利大桥3个国控监测断面,设有南北河南北村、小白河172号界碑上游、斋河拉气老渡口3个省控监测断面,处在“承东接西,连南达北”的重要位置,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文山州将区域联防联控纳入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签订应急联动协议9份,拟签订4份,其中跨省州(市)级协议1份,省内跨州(市)级协议2份,县(市)级协议3份,州级部门协议2份,合作企业协议5份,实现行政区域、跨界流域和主要部门联防联控的全覆盖,提升了全州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二是强化联动,实现信息深度共享。建立联动机制、风险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区域环境合作,及时开展联合会商和形势研判。2024年3月,组织人员赴广西参加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订的《跨省(区)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交流学习,共同探讨落实协议内容,座谈交流了环境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经验,并实地调研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风险防范等先进工作经验,加强了文山州与百色市之间联合协作。
三是政企共建,实现应急物资高效保障。加强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管理机制,建立共建共用协议,成功构建了“政企共建、资源共享、快速响应、联动处突”的应急保障体系,依托企业在全州建设了“1中心+4附属”5个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从根本上解决物资储备库用地难、管理难和企业应急物资匮乏等问题,实现政企“双赢”,为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储存安全、调运高效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环境应急物资的性能处于战备状态。
四是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国(省)控水质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增强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加强监测摸底,及时消除环境风险,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以系统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全州33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409/t20240914_2399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你看这座群体浮雕,鲜...
- 2020-07-23 自7月22日起,云南省...
- 2020-11-26 近年来,依托自然生态、...
- 2018-12-27 预计今年底,成都将推出旅游...
- 2021-03-31
- 2021-03-30
- 2021-03-30
-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