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景区 > 正文

人文胜景韵无穷 魅力之城入画来 上半年临汾市文旅工作亮点纷呈

时间:2024-08-16 23:40:03   来源:  作者:   点击:

  

  云涌演绎奋进曲,创新迈向新征程。

  今年年初,面对全国文旅市场一片繁荣的火热态势,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总目标,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文旅产品提质创新、品牌宣传营销创新、服务优化提升创新“五大行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打响“寻根·铸魂·悦生活”文旅品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文旅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至6月份,临汾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903.2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7.02%;门票收入11063.54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11.42%;经营收入29021.64万元,同比2023年增长6.11%。尤其是6月份进入暑期以来,临汾市的旅游市场反馈数据可观,高铁站、飞机场抵临客流明显增多,三大国家5A级景区游客人次平稳持续增长。

  名人流量来助力 创新宣传添新彩

  紧抓“流量密码”,助力文旅创新。董宇辉的到访,如同春风吹过临汾大地,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全新的关注和热度。

  当“与辉同行”团队在社交平台正式发布于6月13日至6月14日开启一场深入临汾的文化之旅后,临汾这座积淀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就随着主播董宇辉的脚步,不断被互联网“置顶”,被更多人认知、了解、喜欢。

  “与辉同行”山西行临汾场活动期间,谭晶、宁浩等大咖倾情加盟,俞敏洪、董宇辉再度同框,热点频出,多次冲上热搜,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呼临汾让人惊叹,临汾场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期间,“与辉同行”山西行涉及临汾抖音话题播放量上亿次,“董宇辉要来临汾了”等周边话题播放量达3787.8万次,临汾文旅知名度、美誉度空前提升。

  目前,活动带来的后续效应正在发酵,溢出效应显著。

  据官方数据显示,6月份进入暑期以来,临汾市的旅游市场反馈火爆无比,高铁站、飞机场抵临客流明显增多,三大5A景区游客人次平稳持续增长,尤其是“与辉同行”同款线路涉及的吉县壶口瀑布、洪洞广胜寺、隰县小西天、临汾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区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分别超过30%。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宇辉去过的地方我都要带着孩子去一遍!”

  为此,临汾市更是开启了“宠粉”模式,特推出宇辉同款游、非遗研学游、古建研学游、红色研学游等研学线路,为广大游客提供游览建议。同时,临汾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旅游补贴、景区门票优惠、酒店住宿折扣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事实上,此次借助董宇辉“流量密码”推动文旅发展,只是临汾市文旅产业主动求变、求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3月份,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的“#我在临汾过大年”短视频大赛圆满收官。大赛自1月15日启动以来,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参赛作品逾1200支,全网播放量近8800万次,点赞量达上百万。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临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旅游资源,临汾市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比如做好“全国百家旅行社走进临汾”宣传推介活动,以优质的推介助力省内外文旅市场深化合作、有效联动;配合市委组织部办好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的山西临汾人才政策宣传暨文旅推介会,花式宣传营销不断提升临汾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元活动聚人气 文旅产业呈盛景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的脉络中,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正书写着动人的篇章。从常态化开展街区文旅活动,到举办消夏晚会,再到蓬勃发展的夜经济,临汾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常态化的街区文旅活动,如同细密的针线,编织着城市的文化锦缎。

  为着力提升贡院街的人气值,带动临汾业态焕新升级,真正实现“打造一条街,火爆一座城”的目标,临汾市通过规划“嗨在临汾贡院街”不同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最初中国 回家过年 临汾等你来”“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来接龙”为主题的新春文化接龙活动20场,现场参与群众50万余人次,线上线下达百万人次;同时,临汾市还策划主办了“欢乐劳动节——嗨在临汾贡院街”“六一总动员——嗨在临汾贡院街”“端午国风潮——嗨在贡院街”等活动。此项活动将贯穿2024年全年,着力提升贡院街的人气值,带动临汾业态焕新升级,持续凝聚全市上下“爱临汾·赢未来”的思想共识,汇聚实现“三个努力成为”的精神力量。

  截至6月底,全市乡村群众文艺队伍开展活动11540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活动2852场,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6501场,免费送戏下乡831场,完成率83.1%,完成场次居全省第三。

  传统与现代共融 乡村与城市同辉

  年初的村晚,犹如一场温暖而盛大的乡村文化盛宴,令人难忘。

  1月20日午后,铿锵有力的威风锣鼓在尧都区刘村镇泊庄村敲响,数百名乡亲邻里跟随鼓声喝彩。一场由才艺主播——抖音锣鼓主播、晋南威风锣鼓非遗传承人张勇发起,融合传统锣鼓艺术与山西民俗风情的“村晚”拉开序幕。

  村晚成为继“乡村篮球”“村超”之后,又一项广受关注的乡村盛事。

  以“锣鼓”为媒,7月8日至13日,临汾市与抖音直播合作,组织开展了“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来自临汾市部分县(市、区)的8支特色锣鼓队以两队一组、通过“现场观演+线上同步直播PK”的方式,角逐“金鼓王”和“最佳人气奖”称号。央视《朝闻天下》、央广网北京、光明日报等央媒报道锣鼓直播PK大赛情况,全赛段直播累计吸引1349万人次观看,临汾市民和全国各地的观众在直播间里“燃”了起来。

  “近年来,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临汾市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多次举办了锣鼓大赛,让‘临汾锣鼓’的文化名片越打越响。文旅部门也借助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不断提升锣鼓文化影响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超9000场以‘威风锣鼓’为主题的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次数达1827万。同时,政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探索创新‘文旅+农业’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业态的发展。积极打造沁河特色风光休闲带,推动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这个暑期,安泽县飞岭村、小黄村、石渠村等美丽乡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不仅带火了乡村旅游,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青萍说。

  体旅融合创新局 活力迸发引客来

  旅游赋能,为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资源。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临汾市打造了多项体育赛事,让参与者在比赛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体育加持,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为体育赛事和活动而来到临汾,延长了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消费。同时,体育元素的融入也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临汾市积极探索文旅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体旅项目,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全球越野运动中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世界系列赛的一站“2024云丘山越野赛”,于4月19日至21日在临汾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乡宁县云丘山景区举办。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位选手齐聚这里,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竞技盛宴。

  临汾沿黄旅游公路途经永和、大宁、吉县、乡宁4个县,“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文化季分大宁与吉县两个赛区,虽跨行政区域,但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根、民同俗。赛事线路平行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将黄河精神与越野文化相融合,填补了临汾市极限运动赋能乡村振兴的“空白”。

  与这场赛事同时进行的还有2024“丰百杯”山西·永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第二届自行车挑战赛,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骑行选手齐聚永和,在“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山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展开激烈角逐。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集最美风景、绿色生态、网红打卡为一体,沿线将黄河乾坤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望海寺、万亩北方梯田、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东征村和奇奇里村等大小景点串联成珠。

  选手们的涌入,直接带动了临汾市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本地产品走向全国。

  除了消费的直接拉动,选手们还通过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将临汾市的美景、美食和独特的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兴旺也进一步带动了交通、购物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初中国,魅力无限。“接下来,我们将锚定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和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目标,打响‘寻根·铸魂·悦生活’文旅品牌和‘回家’服务品牌,推动临汾文旅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临汾实践作出文旅新贡献。”李青萍说。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408/t20240816_96345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