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点评 > 正文

走出一条体现海东特色和优势的“五业”融合发展之路

时间:2024-08-05 22:50:35   来源: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部署,海东市充分发挥高原特色资源禀赋,通过擦亮特色体育赛事品牌,举办群众性优质文化活动,培育精品旅游产品,积极打造市县乡纵向贯通,党政群横向联动的“五融”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体现海东特色和优势的“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953.47万人,同比增长20.07%;实现旅游收入23.69亿元,同比增长26%,“五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坚持体育强市,擦亮一批彰显海东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

   聚焦大型体育赛事在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点燃群众热情方面的乘数效应,把举办“青超联赛”作为“五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河湟文化、特色景区景点、高原特色农副产品为依托,高标准设计涵盖赛事主场的河湟民俗体验游、生态观光游、黄河风情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高质量编排、展演土族安召、花儿联唱、健身操舞、传统舞龙等20余场河湟特色文艺节目,高效能布置网红直播、旅游推介、美食品鉴、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70余个展位。第一阶段赛事期间,共跟进组织企业195家,在线点击12万人次,实现销售额410万元,逐步形成“赛事为媒、文旅搭台、农商唱戏”的五业融合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局面。开赛以来,海东市共举办4场主场赛事,参加3场客场赛事,吸引县区群众近5万人现场观赛,网络点击量达80万人次,有力有效擦亮了海东特色体育赛事品牌。

   各县区立足特有的体育资源、历史传统、民俗文化优势,突出“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成功举办首届篮球赛、羽毛球邀请赛、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乒乓球赛等“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累计赛事场次达665场,吸引观众近5.5万人,极大的激活了乡村、带动了消费、增加了收入,以赛事为主体、联农带商的高原特色体育逐步成形。乡村级层面赛事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村BA”球王争霸赛、“姑妈”篮球赛、大蒜杯篮球赛等系列接地气、有特色的乡土体育赛事陆续举办。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天佑德青稞酒”杯在互助县塘拉村火爆出圈,热度最高时日涌入人数达2万人,网络点击量超10万余次。赛事的举办带动了集市的烟火气,催生了乡村旅游人气,提升了“海东”牌土特产知名度,逐步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融合发展局面。

   坚持文化兴市,举办一批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文化活动。

   仲夏时节,海东市举办“传承黄河文明 弘扬河湟文化”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精心策划开幕式、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体育赛事等多个版块10余项活动,设置河湟非遗、特色美食、农副产品、旅游推介等展示区61处,邀请嘉宾328人,吸引群众5.71万人次,直播点击率达78.6万,河湟文化的知名度和海东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5月以来,海东市各县(区)、乡(镇)、村依照市级示范引领,县区整体推进,乡村多点开花的活动思路,开展了河湟原生态花儿会、民俗文化展演、民族体育赛事等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逐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新业态。

   互助县丹麻镇善抓季节性旅游“流量密码”,通过举办2024年传统丹麻土族花儿会暨第二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持续擦亮“河湟花儿”金名片。依托“花儿会”带来的“乘数效应”,会场周边小商品琳琅满目,烧烤、酿皮、凉面等各类食品应有尽有,让周边农家乐、露营地、非遗展台、小摊贩都尝到了“甜头”,近10余场文化活动共设有40个非遗作品展示台,设立摊位400余个,总成交额达900余万元,带动周边近600名群众创收80余万元,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兴文、以体促农、以旅强农、以商带农、产业互融的“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子。

   坚持旅游富市,培育一批契合消费热点的精品旅游产品。

   立足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办赛理念,以赛事为“媒”开展“跟着赛事游海东”活动,面向游客设计“赛事+旅游”的3条精品线路,形成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把炙热的赛事“流量”更好转化为澎湃的经济“增量”,努力让乡村的“过客”变成“游客”、“游客”成为“顾客”、“顾客”成为“回头客”。在青超联赛、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带动下,北龙山、互助土族故土园、平安驿·河湟民俗体验地等重点景区景点人潮涌动,热闹非凡。1-6月份,互助土族故土园接待游客人数46.83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1.21万元,同比增长18%。途径海东市体育中心、扎碾公路、北龙山景区、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的黄河风情游旅游线路成为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共赏黄河壮丽风光与深厚河湟文化的热门线路。

   与此同时,积极打造油嘴湾、纳顿庄园、平安驿、卯寨、石碑瑞丰花海、七里花海等文化旅游亮点,构建起以土族故土园、撒拉族绿色家园为代表的民俗体验型,以互助北山、南门峡、孟达天池为代表的生态观赏型,以油嘴湾、卓扎滩、石壁瑞丰花海为代表的城郊度假型,以喇家遗址、瞿昙寺为代表的历史探秘型和以班彦村、红光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寻根型“五大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形成环海东河湟文化深度体验圈、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线等为主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品尝农家美食、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农特产品销售,为“五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dffc/225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