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点评 > 正文

海南州兴海县:以开展旅游文化季活动让“生态兴海”成功“出圈”

时间:2024-08-05 23:46:42   来源:  作者:   点击:

   盛夏的兴海县,水草丰茂、松柏葱郁、奶茶飘香、美景醉人。自7月25日“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圣洁海南.生态兴海”2024年旅游文化季盛大开幕以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全县农牧民群众一起沉浸式打卡这场草原文化盛宴。

   通过开展本次旅游文化季活动不仅吸引了人气、聚集了商气,还有效拉动了县域旅游综合消费,让“生态兴海”成功“出圈”。

  文化季活动“搅热”县域文旅市场

   文化季活动当日,在组织有力、秩序井然的开幕式现场可以看到藏族唱经调、黑帐篷、民族服饰、挤牦牛奶、射箭、赛马、摔跤、举重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可谓是兴海县文旅市场的“顶流网红”,让大家在充分体验到文化魅力的同时,还感受到了兴海县浓郁的风土人情。

   在活动现场的挤牦牛奶、马选美等比赛项目尤为精彩绝伦、生动有趣,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观看,牦牛、马作为高原上农牧民群众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和生活资源,其中,牦牛奶因其奶汁醇厚、营养丰富,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重要日常饮品之一,挤牦牛奶也是农牧民群众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

   为了让“牦牛奶”成为当地绿色产业发展熠熠生辉的“金名片”,年初以来,兴海县积极主动融入产业“四地”建设格局,着力构建“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品牌引领、产销衔接”的发展模式,以“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优结构、提质量、育龙头、促融合,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加码赋能,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牦牛奶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兴海县还通过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乡愁同在。本次的旅游文化季活动,让大家在领略到兴海多元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本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期间兴海县通过高效有序组织有机牛羊肉、菜籽油、黄蘑菇、七彩石、银饰等30家新型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参展。同时,入驻餐饮、特种设备(娱乐设施)、个体工商户摊位和其他百货类等商户236家,在现场可以看到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美食小吃应有尽有,吸引众多群众停下脚步品尝、购买,使全县消费品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据预算,会场内消费市场营业收入约达500万元,同比增长173%,有效拉动了全县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个百分点。

   整个活动以突出地方特色、呈现民族文化为目标,除了一场场融合传统文化、歌舞艺术的盛宴。还组织了民族服饰走秀、黑牦牛帐篷非遗展示、射箭、摔跤、民歌、篮球等各类比赛17项,全面动员7个乡镇组织专场演出,设置个人奖项42项、团体奖项30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会场内外这些古老的非遗技艺以焕新的姿态呈现,在“新潮”与“古韵”的交响中,佳音袅袅,也赢得了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广泛点赞。

   与此同时,早布置、早筹划、早对接、早协调,充分挖掘优质的新闻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学习强国、安多卫视、青海日报、海南报等14家中央、省州主流媒体29名记者走进兴海开展集中跟踪采访报道活动,期间各媒体在重要版面、显著位置推出了宣介兴海有分量有质量的相关新闻报道65篇。另外,在兴海县融媒体中心、阳光政务等县域各媒体平台设置活动专栏,邀请5名粉丝量5万+的网络达人进行现场直播,及时跟踪发布相关宣传视频86条,为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开幕式当天,充分利用安多卫视、青海藏语广播、雪域头条、青海藏文报、大美兴海客户端、兴海融媒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17.6万人,点赞人数达50.7万,让活动新闻报道做到了更易触及、更有能量、更有质量,也实现了新闻报道“三屏一声”(电视、电脑、手机、广播)全覆盖。

   目前,这项活动已成功将“客流量”转化为“客留量”,实现“吸睛”又“吸金”,成为兴海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崭新成果的一个品牌活动。

  文化消费与旅游需求共振逐渐明显

   近年来兴海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依托山地森林、黄河峡谷、草原湿地等,大力开发了高原黄河峡谷探秘、乡村田园休闲、传统农耕文化、温泉康疗养生、藏医药保健、草原休闲观光、民宿文化体验等重点旅游品牌。目前,以G214、G572、G573国道为基础,先后打造了赛宗山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龙等AA级省级旅游景区。全县现有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家星级宾馆,19家文旅产业、17家乡村旅游接待点。

   2024年年初以来兴海县旅游人次达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4%。旅游收入达9536万元,同比增长11.3%。如今,随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正成为促进兴海县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利用节庆效应让旅游“热力”更持久

   今年以来,兴海县打造的一场场文化活动盛宴成功提升了“生态兴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文化季活动后,如何让兴海县文旅市场热度不减、人气不降?兴海县文旅部门拿出了实招。

   不断适应消费新需求,立足自身优势持续深入挖掘文旅资源潜力。牢牢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机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资源为依托,着力推出以河卡草原景区、赛宗山文化旅游景区、沃门沟瀑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线路,引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文旅市场综合效益。同时,为切实保障游客到景区通行需求,对县城内景区开通了公交、出租等方便便捷的交通方式,并对县城外主要景区、景点加强路网建设,到目前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健全,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

   另外,加大力度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工作,先后完成了唐蕃古道(温泉段)景区、黄河峡谷景区木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客运站、服务站、游客中心等旅游服务功能,给游客提供了更多更完善更安全的旅游新空间、新选择。

   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创新消费业态场景。立足县域实际,不断探索牧区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县域内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牦牛奶、中藏药材、牛羊肉加工等新兴产业。

   同时,立足当地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参加旅游文化推介会、大型格萨尔说唱剧《辛丹之和》演出等方式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农牧业、商贸、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并辐射带动石雕、藏纸、藏绣等19家生态旅游关联产业增收,形成了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产业新体系,丰富了文旅活动和创新的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别具特色的感受和体验,持续擦亮了“生态兴海”的金字品牌。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dffc/225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