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景区 > 正文

非遗带动大同文化旅游“火起来”

时间:2024-07-24 03:18:20   来源:  作者:   点击:

  

  

  罗罗腔《白罗衫》演出现场。于宏摄

  

  小寨村非遗产业园外景。于宏摄

  

  位于大同古城东南邑广府角的“灵丘院”中,众多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于宏摄

  

  时下正是灵丘县罗罗腔剧种传习中心送戏下乡的日子,6月27日,“沿着长城一号公路看大同”采访小分队来到灵丘县石家田乡孙庄村,正赶上罗罗腔传统剧目《白罗衫》上演,不仅让十里八乡的村民过足了戏瘾,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毗邻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小寨村建有灵丘县非遗产业园,有张高铁壶、杨氏面塑、草编、麦秸画等工艺品门店,品种繁多、由当地非遗传承人制作的非遗文创产品深受各地游客青睐。同时,在大同古城东南邑广府角的“灵丘院”中,特色非遗文创也让游客看到了灵丘艺人的匠心,众多展示灵丘县特色文化的非遗文创产品为灵丘县旅游“引流”。

  今年5月中旬举办的山西灵丘·融入京津冀文旅康养招商推介会(北京站),灵丘非遗项目大放异彩,北京市民欣赏到国家级非遗剧种罗罗腔,品鉴了灵丘非遗文创产品,更加深了对灵丘的好印象。

  6月10日,在大同大剧院举行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同非遗颁奖典礼上,灵丘罗罗腔表演深受观众喜爱。非遗项目对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凸显,灵丘县让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进乡村、进景区,出现在各类推介活动现场,助力该县文旅产业“火起来”。

  据了解,灵丘县现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性项目64项,代表性传承人77人,非遗工坊4个。近年来,该县大力培育非遗新业态,组织罗罗腔、大涧道情等优秀非遗剧种参加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年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开展打铁花、大涧云彩灯、腰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景区等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和各地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释放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平型关文化旅游节举办“乡长、村长直播带货”“晒乡晒村”物资展销活动,通过直播互动提高非遗文创产品影响力。

  让非遗为文旅产业添彩

  近年来,灵丘县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将非遗展演、体验、购物与乡村游等深度融合,结出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硕果,运用“非遗+”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今年入夏以来,灵丘县文旅产业红红火火,游客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及车河、花塔、觉山寺等景区经常与该县特色非遗产品“不期而遇”,与非遗剧种邂逅,品尝舌尖上的灵丘非遗美味……灵丘非遗作为全县文旅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增色添彩。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407/t20240723_961448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