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行业 > 正文

警惕景区旅游“连环骗”!成都发布消费警示

时间:2024-07-19 23:43:08   来源:  作者:   点击:

  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近期,在成都市内主要景点出现个别不良人员打着所谓“祈福接财”“名家画展”等幌子,利用部分游客初来乍到、环境不熟、缺乏专业知识、防备心弱等特点,勾连个别不良商家诱导其高价购买价值不高、质量低劣的古玩书画、玉器,以谋取不义之财。

  针对此类消费骗局,7月18日,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成都市网约车协会、成都旅游协会、成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据专家介绍,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外地游客,通常是从游客在景区搭乘出租车开始。不良人员利用违规租借来的出租汽车伪装,借行车过程中与消费者闲谈之机,向其推荐“难得一遇”的“祈福”或“画展”活动,然后以交通管制、景区限流等借口将消费者载至某个地方,再假称有急事或线路不方便等,让消费者换乘另一辆出租车,再由该车司机(同样为假冒司机的不良人员)继续以同类话术对前一话题进一步渲染加强,骗取消费者信任后,将其诱导至设套目的地,最终以店员的夸大吹嘘诱使消费者花高价购买廉价商品。

  针对此类消费骗局,消费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1、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出游前通过正规途径了解、查询目的地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各种关于消费点位的“热心推荐”要保持理性判断,不要轻易相信。最好先查证核实,对不愿意接受的推荐,表明态度、坚决拒绝。

  2、理性消费,避免不良诱导。警惕参与各种所谓“祈福”“名家字画”等为名目的参观销售活动,特别是带有“重点文化单位”“神秘景点”“百年难得一遇”“数十年来首次开放”一类噱头的更要当心。一方面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假,另一方面对于不良商家的推荐售卖行为要保持理性,不要有贪便宜侥幸心理,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注意取证,及时举报违法行为。面对虚假不实的诱导购物可拒绝交易,同时注意留存证据。在发生消费纠纷时,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微信小程序投诉。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发现可能存在涉嫌违法犯罪时,可及时拨打110报警。

  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成都市出租汽车协会、成都市网约车协会、成都旅游协会、成都旅游景区协会呼吁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及相关旅游商家加强自律,依法合规经营,积极维护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形象,呼吁旅游行业、景区景点开展常态化防骗宣传和消费提示,增强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成都放心舒心消费环境,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hydt/2024/7/19/59959db852204b8e9fd4db96ccd74dd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