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06-19 21:12:09   来源:  作者:  点击:
6月1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闻发布会。会上,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介绍了全区第四次文物普查有关工作情况。
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自治区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其中包括古遗址15240处,古墓葬3160处、古建筑452处,石窟寺及石刻47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759处、其他16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经17年,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存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底数,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重要支撑。
为做好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印发《关于做好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主席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23个区直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小组召开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动员部署会议,对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普查组织协调工作。二是狠抓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印发了普查实施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全部按照双组长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组建文物普查队伍153支,吸纳考古工作机构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1074人加入普查队伍,落实普查经费3943万元。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加速育人蓄力。自治区和各盟市在组织部分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培训班的基础上,举办文物普查培训班,累计培训1065人次,基本实现了对各级普查队员培训的全覆盖,培养了一大批文物普查骨干,为全面铺开实地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多措并举发力,推进普查进度。在赤峰市松山区和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组织开展了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共调查文物遗址494处。现我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转入实地调查阶段。截止目前,我区已有87个旗县正式启动实地调查工作,启动率为84%,已经调查文物遗址3686处。五是凝聚各方共识,促进社会参与。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各地广泛开展了宣传活动,并与各大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合作,推出系列文物普查专题报道。各盟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简报、广播电视、报刊等载体,广泛宣传先进经验、典型事迹、普查成果,进一步营造了支持文物普查、加强文物保护的浓厚氛围。
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侯俊,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文物普查总队队长、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就普查的范围、内容、目标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与往次文物普查相比技术方面的新特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央广网、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内蒙古奔腾融媒等近20家国内主流媒体参加本次发布会。
原文链接:https://wlt.nmg.gov.cn/zwxx/gzdt/202406/t20240619_2526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