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景区 > 正文

非遗之光闪耀山西朔州

时间:2024-06-19 19:46:43   来源:  作者:   点击:

  

  

  朔州市平鲁区恒通踢鼓秧歌艺术队演出 艺术队供图

  

  山西省朔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人文荟萃,文脉绵长。其艺术风格鲜明,种类形式多样,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十大门类。

  截至目前,朔州市拥有秧歌戏(朔州秧歌)、道情戏(晋北道情)、赛戏、梨花春酒传统酿造工艺、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朔州传统鎏金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朔州喜乐、骡驮轿、广武传说等省级非遗项目,以及众多市级、县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朔州市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措施得力,效果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勃勃生机,为促进朔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朔州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非遗宣传活动。通过机关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新媒体平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展示朔州非遗保护项目;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朔州传统鎏金技艺相关展品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举办的“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组织应县梨花春、踢鼓秧歌、编织绳艺、怀仁羊杂等非遗项目参加了山西省非遗博览会;组织应县凉粉、梨花春酒系列产品参加了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线上直播活动;持续开展非遗展演进景区、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朔州市各乡镇、街道文体干事和主管领导的非遗保护培训,将学习非遗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工作开展。

  如今,朔州市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朔州市政府、六县(市、区)政府已全部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了财政预算,为朔州市各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基础。

  非遗保护利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朔州市各级政府在紧抓项目传承保护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非遗展示传承场所的建设。朔城区设立了朔州大秧歌传习基地,右玉县设立了晋北道情戏传习基地,应县设立了梨花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传习基地,怀仁市设立了怀仁旺火习俗展示场所。

  从2009年开始,朔州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非遗调查,市文化和旅游局及6个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都建立了非遗档案及其数据库。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梳理编写了《朔州非遗基础数据汇总》《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线索(朔州市部分)》,“朔州文旅云”专门开设非遗专栏对朔州市非遗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朔城区设立了非遗档案室,把收集、调查到的资料整理到非遗数据库,实行专职负责、专人管理,做到资料原样存放、保护,资料不出门。平鲁区对已筛选非遗项目进行文字、影像资料的采集录制。怀仁市从2010年5月开始,采用文字和数字化手段,对朔州非遗进行普查,采用文字(图表)摄影、摄像等进行全面记录并进行分类、登记和整理,共普查出有价值的非遗信息478条,形成汇编资料10本,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电子数据资料近600G。山阴县通过普查共获得信息1057条,初步摸清了全县非遗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应县通过普查,共调查项目150余个,收集到有价值的非遗线索1328条,拍摄录像资料近800分钟,制作VCD光碟30余盘、照片2120余张,制作了全县非遗分布图。右玉县从2012年至2015年完成了对晋北道情戏的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工作,并由陈璧、郝强、王海成、池卫军共同整理撰稿完成《右玉道情音乐》一书并付印。

  近年来,朔州市民歌邀请赛、锣鼓大赛、合唱大赛、八音会大赛、剪纸大赛、戏曲票友大赛等接连举办;朔城区大秧歌、应县耍孩儿、右玉道情、山阴晋剧等走进乡村巡回展演,走上国家级、省级大舞台进行展示;非遗相关的文化活动、工艺培训“触手可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精神家园任重道远。朔州市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做好传承保护的同时,努力开创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406/t20240618_95905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