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幕
时间:2024-06-14 22:47:47   来源:  作者:  点击:
6月7日晚,“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开幕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下称“广西博物馆”)举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谢日万宣布展览开幕。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作展览推介,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京立以及保利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万利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在邕文博单位负责人、共建学校代表、友好单位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博主达人、志愿者代表、幸运观众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据悉,“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由广西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主办,是广西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回流文物特展,共展出来自保利艺术博物馆的84件珍贵文物,涵盖圆明园兽首、商周青铜器和南北朝时期青州地区佛教造像,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展期为6月8日至9月1日。
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
展览以“回流文物”为主题,以文物本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明线,以文物流失和回归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为暗线,用“聚首盛世”“吉金耀采”“妙相重光”三个篇章,聚焦圆明园珍宝、青铜器和佛像三类回流文物,既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突出成就,也反映了回流文物归国的曲折历程。同时,通过回流文物的相关数据,向观众展现中国在流失文物返还工作上已取得的巨大成绩,突出文物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第一章“聚首盛世”展出的7尊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本次展览的主角,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等4尊兽首为文物原件,且均是国家一级文物,马首、鼠首、兔首等3尊兽首则为仿制件。它们本是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前十二生肖兽首水力钟喷泉的主要构件,是清盛期中西方文化交融以及高超工艺技术的代表,亦曾是全国人民翘首盼归的民族文物,更是无数珍贵文物从流失异乡到回归故土经历之缩影。
第二章“吉金耀采”展出了22类共计67件商周时期的珍贵青铜器,囊括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由面及点全面展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纹饰、工艺等文物信息。这一篇章共有神面卣、凤鸟尊、立兔形典尊、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等国家一级文物6件,是本次特展中一级文物最多的部分。在这一篇章中,观众不仅能见到2900年前铸造的遂公盨上记录的大禹治水和划分九州的事迹,通过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了解先秦贵族的社会生活和礼仪规范,还可以通过了解神面卣的赝品风波学习青铜器真伪鉴定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三章“妙相重光”则展示了10尊工艺精美、造型考究的石质佛教造像,突出展现了北魏晚期至北齐山东青州地区石质佛教造像的独特风格,丰富了人们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面貌和发展历史的认识,其中北魏贴金彩绘佛三尊造像为国家一级文物。
百年风华,以史为鉴。在广西博物馆“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中展出的这些文物极具代表性,它们是国之瑰宝,是时代和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艺术和美学的典范,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曾经的流失,反映了时代之殇、民族之痛,而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断追索,则开启了它们作为回流文物的新篇章。
特展文创周边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85402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2020年还有不足两个...
- 2020-11-27 旅游,是认识一座城市最...
- 2020-11-27 林口县坚持“办一届大会...
- 2020-11-27 12日,中国气象局公共...
- 2020-11-27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
- 2020-11-27 借势2020北京大运河...
- 2020-11-27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8...
- 2020-11-27 11月20日,“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