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泾县“三融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县
时间:2024-04-27 14:20:07   来源:  作者:  点击:
“我们泉水村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是野生扬子鳄的栖息地,要发展经济也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2022年开始,宣城市泾县昌桥乡泉水村依托扬子鳄保护区的生态优势,探索“稻鸭共生”模式种植有机生态大米,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泾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坚持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县城。
融合民生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99个,农村杆线序化整治经验获全省推广;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培育茶园近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19万亩次,拥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76个,创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解决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组织开展农家乐污染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责令整改33家,减少对周边村民的影响,奏响乡村振兴“民呼我为”的民生乐章。
融合产业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聚焦生态价值转化与可持续发展,系统做好“产业变绿、绿变产业”文章,高效节能电机产业入选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总投资30亿元的火山湖项目实现投产,投资60亿元的威能特种电机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产业与绿化相辅相成,桃花潭镇依靠早元竹笋加工产业,营造早元竹林,榔桥镇结合宣纸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营造青檀林;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打造“绿色生态+林下经济”模式,目前,已培育发展绿野仙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兆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其中获评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家庭林场3家,全县已营造林下经济基地2500余亩,建成示范基地13个,书写绿色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文章。
融合文旅绘就“和谐共生新图景”。依托自然禀赋和文化优势,加强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打造马头林场皖南野生动物园文化旅游度假景区,汇集了世界各地200多种、8000余只珍稀动物;打造“生态+文旅”模式,青弋江沿线建成生态型景区18个,拥有国家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7个,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4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235.89万人次,同比增长40.75%;旅游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30.99%;聚力推进生态康养,用好用活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观光、休闲运动等“林旅”“茶旅”“康旅”新业态,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原文链接:https://sthjt.ah.gov.cn/hbzx/gzdt/sxdt/1222829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