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推荐 > 正文

青浦这个“和美乡村”将诞生“上海首条乡野漫游公路”

时间:2024-04-20 18:14:26   来源:  作者:   点击:

  青浦1.jpeg

  近日,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青浦区练塘镇列入本年度“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计划,将着力探索形成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

  青浦2.jpeg

  练塘镇地处沪、苏、浙三省市交汇处,紧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是上海重要的西南门户,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生态镇和上海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这里,田多、林多、水多、空气好;保留了清末民初风貌建筑10万多平方米,有4座古寺、42座古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故乡……红色文化符号、绿色生态肌理、古色古香韵味是练塘独具优势的“三色”资源禀赋。

  青浦3.jpeg

  围绕“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目标,练塘镇将在延续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路径的基础上,打破村级行政边界,积极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努力塑造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特色风貌。该试点区域涵盖朱枫片区、蒸淀片区,总面积约32.09平方公里,无缝衔接徐练村、东庄村、东厍村、芦潼村、大新村、双菱村、蒸浦村、浦南村、长河村、泾花村等10个村庄,覆盖农村人口约7000户、15000人。

  青浦4.jpeg

  “上海首条乡野漫游公路”呼之欲出。从练塘镇获悉,依托试点区域资源禀赋、风貌特色、产业资源,练塘将对片区老松蒸公路、贞溪南路、蒸浦支路、东圩路、田间路、东团路、环河路等基础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全面优化农村路网结构,从而把芦潼村到双菱村等10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形成区域标签,致力打造“上海首条乡野漫游公路”。

  与此同时,练塘将健全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利用各村原有闲置仓库、民宅、活动室、村史馆等,结合原有功能提升改造为“乡野艺站”,打造乡野漫游公路系列打卡点。并探索举办“乡野半程马拉松”比赛,注重“体育+”融合溢出功能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青浦5.jpeg

  春回大地,和煦的暖阳洒遍练塘角落。拥抱自然、尽享野趣,打卡拍照、骑行徒步……“好生态”受到了众多市民游客的青睐,也吸引着“生态使者”——鸟儿成群结队于此“安家”。

  据练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把“美丽资源”转化为“幸福指数”,练塘镇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对标实施“休闲林地”惠民工程,去年在东厍村、金前村建设了开放式休闲林地,因地制宜配备休闲、健身、游憩等功能,切实做到还绿于民,造福于民。同时,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以绿为底,在点“林”成“金”上做文章,先后在蒸浦村、东庄村的生态涵养林下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青浦6.jpeg

  青浦7.jpeg

  不仅如此,练塘镇近几年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持续创建示范村,挖掘培养“幸福合伙人”,推动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比如:东庄村的“恋塘三赏”衡山民宿,徐练村的“江海21号”中华绒鳌蟹养殖基地,东厍村的阿特麦文创园、“乡村振兴•三色练塘”乡创学院,太北村的“金秋家园”居家养老,朱庄村的“感官公园”农业科技体验场等,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增收。

  青浦8.jpeg

  青浦9.jpeg

  乡村,和而美,合而兴。接下来,练塘镇将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功能、精益求精提升环境品质、内外兼修培育乡风文明,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hlyj.sh.gov.cn/gqfc/20240415/a93dfce63b794e23a9702335d262b0c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