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创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模式 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时间:2024-03-09 08:18:16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严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盯移动源污染排放,创新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形成“三强化”工作模式,助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摸清底数,强化源头管控。借助市环委会构架,动员各镇街区开展摸排,对施工工地、物流园区等重点单位进行摸底调查、编码登记,搭建好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明细库”,截至目前昌邑市共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2927台,对符合条件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实现了应编尽编、动态更新。同时,依托市局购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安装服务,统筹镇街力量,对2119台符合条件的机械安装定位系统,为非道路移动机械非现场监管提供了条件。借助上级专项资金,鼓励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截至目前共发放奖补资金24.9万元,依法淘汰非道路移动机械62辆。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过程监管。印发《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禁止在市建成区及各镇街区重点区域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借助省非道路机械排放监管平台,定期对辖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进行非现场执法,对报警信息及时组织核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依法查处。结合“双随机”执法监管模式,对建筑工地、商贸大户、重点企业等单位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同时聘请三方检测公司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进行抽测,对“冒黑烟”、超标排放等违法情况依法处理。截至目前,共开展非现场执法16次、双随机检查30次、尾气检测99次。
三是长效管控,强化宣传引导。定期组织镇街区工作人员及重点单位管理人员通过实地授课、送法入企和网络会议等“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对政策法规文件的理解水平和日常工作的业务水平进行提升。组建全市村级“非道路移动机械网格监管群”,将村级网格员全部纳入政策宣教范围,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村级宣传群等神经末梢,切实打通法规普及、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开展“移动源监管政协委员体验岗”,借助镇街党委“公益集市”,组建宣传志愿服务队,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开展中小学生“科普进校园”等宣传活动,积极普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相关政策、知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社会氛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03/t20240308_47110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