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交通 > 正文

昌邑市多措并举 协同发力 奋力谱写美丽潍坊建设昌邑篇章

时间:2024-02-20 01:49:54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昌邑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潍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着力绘好青山碧水映蓝天美丽画卷。2023年,昌邑市国控河流潍河水质指数4.45,潍坊市第1,优良天数269天,潍坊市第2。

  一、三措并举,助力水清河畅

  一是强化工业源监管。组织专家开展重点涉水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治理效能评查,建立问题清单,拉条挂账、倒排工期,逐一整改销号;对9家污水处理厂每周开展随机飞检,并通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微站,实时监控水质,实现“人工+在线”双控;牵头开发、推广污水处理新技术,城西污水处理厂硫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案例,被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推广并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是强化农业面源管控。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全市1819家养殖场、户建立清单,确保粪污收集、处置设施正常运行,杜绝粪污直排入河;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建设滞留塘、生态沟渠等,对农田退水进行净化处理;对照即将实施的《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开展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入海入河排污口“回头看”,对457个入海排污口、20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入海排污口整治成效;对照潍坊市发布的本年度10个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拉条挂账、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城市建成区内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投资400余万元开展河道精细化管控项目,开展入海河流百日攻坚行动和河流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切实降低污染物入河风险。

  二、三源共治,推动天朗气清

  一是强化工业源监管。组织10余家企业开展治污设施能效提升改造,为4家企业争取奖补资金1500余万元,潍坊市确定的1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支撑项目全部完成;组织14家表面涂装、包装印刷企业开展源头替代工程,广泛宣传低挥发性原辅材料豁免治理设施政策,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使用比例较2020年提高9%;投资430万元购置走航车辆及“一市一策”专业团队服务,提高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消除高值冒泡区域。

  二是强化移动源监管。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交叉互查,实现全市9家机动车检测机构每季度全覆盖式检查;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对重型柴油货车开展路检路查和集中停放地监测,全年共抽查车辆451台;强化非道机械监管,安装实时定位监控装置2129台,推动62台国一及以下非道机械淘汰;对辖区内66家加油站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开展废气监督性监测,确保油气治理设施运行正常。

  三是强化面源监管。研发推广空气源热泵,实现8809户农村清洁取暖任务,相关经验做法输出至烟台、济宁等地以及山西、河北等10余个省份,获潍坊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严格执行《潍坊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及时劝阻违规行为,确保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到位;组织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建筑工地开展全覆盖式检查,确保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三、三管齐下,实现山青土净

  一是强化工业源监管。围绕污泥处置难题,引进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预计2024年6月份投产达效,年处理污泥10万吨,污泥本地无害处置率达到100%;扎实开展市级工业危废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试点,对危废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智慧监管;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对未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不予办理用地手续,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二是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全省首创“集中收集、集中储运、集中处理”全链条、智慧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形成“昌邑样板”,相关经验做法被推荐至中央改革办;切实做好秸秆禁烧管控,发挥高空瞭望作用,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全域禁烧”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充分利用网格员制度,组织开展全域农村黑臭水体巡查,分类施策、精准整治,确保动态清零,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强化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投资1000余万元,设立有偿智能回收箱170余个,2023年回收可循环垃圾超4500吨,折合减碳3900吨;探索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径,年处理建筑垃圾50万立方米,生产标准砖、井盖、水泥制品等各类建材40万立方米;新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每日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全量燃烧、清洁发电,年处理生活垃圾22万吨,焚烧处理率100%,垃圾减容量95%以上,年发绿电1亿度。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02/t20240206_470585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