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交通 > 正文

昌邑市打好组合拳 守护碧水清流 推动水环境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2-20 01:33:04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点”“面”协同,强监管、严整治、突绿色、重宣传,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环境高质量发展。2023年,昌邑市国控河流潍河水质指数4.45,潍坊市第1,辖区内全部建成美丽幸福河湖。

  一、“技防+人防”打造管护新模式

  一是打造“技防”平台。在前期投资500万元建设全市首个县级智慧河湖调度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县域数字河湖平台。在重点河道、河段增设沿河视频监控23处,加快水利数字化进程。对原有的智慧河湖调度指挥平台进行迭代升级,绘制河流、流域、区域三张图,融合河长制、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事务监管等N项水利业务应用场景,打造昌邑数字河湖“1+3+N”体系,汇集各类感知站点120余处,创建水利空间对象22个,开发水利业务模型(组件)6个,形成“数据整合、监管留痕、预警自动、整改闭环、指挥可视、管护协同”县域数字河湖管理平台。

  二是构建“人防”体系。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各级河长,同时强化社会参与,设立民间河长120名、生态警长10名、河湖检察长2名、河湖巡查保洁专管员251名,并配套制定了《昌邑市“河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制度,建立联席会议、信息联络共享、联络员制度等机制,形成了“官方河湖长+河湖检察长+生态警长+民间河湖长+河流保洁专管员共同管护”的“四长一员”河湖长效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各级各类河长、河管员累计巡河2.5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河湖精细化管护水平。

  二、“全面+焦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

  一是推动“全面”整治。先后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域河流“四乱”问题整治常态化、规范化,近五年来累计整治问题2000余处,实现了河流问题“动态清零”。

  二是突出“焦点”治理。聚焦乱采滥挖、毁坏河道、影响河道行洪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河道管理范围内的442家养殖场、10万棵阻水林木、1个整建制村庄和60余处民房、357个渔业养殖大棚、7000平方米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等一大批影响河流安全运行、生态健康的问题得以根治,水事管理秩序明显规范,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潍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三、“开源+节流”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一是多方“开源”引水。为保障河湖生态水量,昌邑市按照“能调尽调、能引尽引、能补尽补”的原则,统筹防洪、灌溉、补水,本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三水互补、一水多用,尽最大可能增加河湖生态补水量。近年来,累计利用潍河“一闸四坝”拦蓄雨洪资源1.7亿方,调引峡山水库灌溉用水5500余万方,争取生态用水2000余万方,有效保障全市主要河流生态流量基本稳定。

  二是精准“节流”用水。在灌溉期提前部署,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专项行动,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定额管理,灌溉高峰实施错峰取水和应急管控,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与生态基流保障。

  四、“全域+全民”塑造昌邑河湖样板

  一是引导“全域”知晓。坚持在氛围营造上下精细功夫,坚持高标准设置维护河长公示牌、宣传提示牌等沿河管理附属设施,畅通多种监督举报渠道,为河长制顺利推进夯实基础、提供保障。深入开展河长制走进校园、走进集市等活动20余场次,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引导公众积极主动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

  二是动员“全民”参与。构建“最美河湖卫士”有奖积分数字平台,推动监督方式从行业监管为主向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拓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工作。目前累计完成注册4.5万人,圆满处理事件23起,兑换奖品14次。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02/t20240206_47058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