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广西艺术学校杂技专业开设40周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邕举行

时间:2024-01-13 17:25:55   来源:  作者:   点击:

  

  1月11日,广西艺术学校杂技专业开设40周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邕举行,国内相关专业院校代表和专家参加了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包含杂技专业教学展示、学术交流研讨会、学校杂技专业40周年教育教学展演等内容。在杂技专业教学展示上,2019级与2020级杂技班、2023大专杂技班的学生进行了基本功、男女子造型、蹬伞、蹬人、蹬鼓、抖杠等展示与考核,学生们过硬的杂技艺术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1984年,广西艺术学校开设杂技专业,是国内开设杂技专业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数最多、毕业生分布地域最广、学生获奖层次最高的省级艺术学校。作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杂技专业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既是该校教学成果最突出的专业,也成为全国杂技教育的一面旗帜。至今,该专业已分别为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原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广州市杂技团、武汉杂技团、大连市杂技团、贵州省杂技团和广西杂技团等全国著名杂技剧团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杂技表演人才,得到全国杂技界的广泛认可。学校杂技专业的师生不仅活跃在国内舞台上,还走出国门,曾先后应邀到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墨西哥等国家和港澳地区访问演出,将中国的杂技艺术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和巩固民间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杂技专业教学展示 谢中国/摄

  在“产教融合 促进杂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座谈会上,星海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魏葆华,广西艺术学校校长罗征等专家就杂技人才培养的调研、杂技职业化教育的思辩与解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产教融合 促进杂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座谈会 谢中国/摄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薪火相传 共创未来”——广西艺术学校杂技专业40周年教育教学展演上,杂技《少年中国梦》《摘星星的孩子-吊环》《三重奏-手技》《一个人的狂欢-单人柔术》《山水流歌-女子造型》《爵醒-溜冰》等节目轮番上演。惊心动魄的杂技动作、恢弘大气的舞美、激情澎湃的音乐、绚丽夺目的灯光、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现代多元的杂技道具等精彩亮点令人拍案叫绝,展示出新时代广西艺术学校杂技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杂技《红色激情-地圈》对红色题材的开掘中实现了创作新突破,在创新风格和开拓时代审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杂技《少年中国梦》

  近年来,广西艺术学校与广西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创办了“花蕾班”,专门招收年龄在6-12岁的杂技专业学生。该项目以“产教融合”“校团共建”的形式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站上舞台,也为广西杂技团“定制化”培养、输送了一批实力过硬的杂技演员,实现了学校、学生、剧团三方互利共赢。如今,“花蕾班”学生如花绽放,学生们在最近三年的期末考核上以过硬的本领获得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广西艺术学校校长罗征表示,期待这些学生能接上广西杂技团演出队伍的棒子,推动广西杂技勇攀新高峰。

  

  花蕾班学生表演节目《蓓蕾绽放—女子造型》

  40年来,广西艺术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魅力。其中,杂技专业创办至今不断创新的杂技节目《抖杠》在法国第十二届“明日之星”世界杂技大赛荣获金奖,《壮乡春早》在第126届世界魔术联盟意大利站比赛中获得银奖,《壮乡大跳板》和《抖杠》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钻地圈》获得全国杂技大赛特别奖,《萌芽寄语》获得“中华才艺”一等奖;师生参加全国“新苗杯”青少年杂技比赛,以《顶碗》节目为首的8个节目获1项金奖2项银奖及“中华才艺”比赛二等奖。

  

  杂技《红色激情-地圈》

  诞生于1959年的广西艺术学校,开设有桂剧、彩调剧、壮剧、邕剧、粤剧、杂技、木偶等20多个专业,桂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原校长尹羲,桂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副校长王盈秋,桂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谢玉君、秦彩霞,彩调著名表演艺术家傅锦华等一批戏曲名家为该校培养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65年来培育了数千名艺术英才,其中有“梅花奖”演员苏国璋、欧凯明、张树萍、哈丹等。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78531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