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影像 > 正文

明年重点工作来啦!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培训班举办

时间:2023-12-30 18:15:11   来源:  作者:   点击:

  

  12月12日,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培训班在眉山市开班。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省固体废物管理队伍业务素质与监管能力,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银昌出席并作开班讲话,眉山市政府副市长宋良勇出席并致辞。

  

  此次培训为期三天,通报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危险废物、尾矿库污染防治、“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等重点工作。邀请生态环境部固体司、部固管中心、成都理工大学、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驻厅纪检监察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固体处、固管中心的同志解读重金属和尾矿库管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要求,讲思路、教方法、划重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成都、乐山、眉山、凉山就“固危废及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作经验发言,21个市(州)围绕相关工作开展研讨。

  收集能力增长100%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固废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围绕“到2025年,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这一总体目标,四川省坚持以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为重点,以“无废城市”建设和新污染物治理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危险废物“三个能力”提升明显。在全国率先建成一般工业固废电子台账,率先运行医疗废物电子联单。深化川渝滇黔“白名单”制度,合作范围扩大至8大类危险废物、65家企业。新建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7个、收集项目12个,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609万吨/年,收集能力12万吨/年,较2022年分别增长17%和100%。

  新污染物治理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建立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省际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预填报”系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化学物质优评清单,全国率先编印省级新污染物工作手册,启动全国首个新污染物跨省际联合调查。

  全力冲刺

  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后期重点工作任务

  李银昌在开班讲话中强调,各地要逐一对照污染防治攻坚年度考核任务和年度工作要点,精心谋划2024年工作,认真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准备,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以更高标准抓好“十四五”固废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任务。

  不断夯实固废管理基础。持续提升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出台实施四川省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方案,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探索开展川渝地区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高标准推进西南区域“双中心”建设。加强“无废城市”建设,力争明年“8+7+1”个市、区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进入实体建设阶段,打造一批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精品“无废细胞”。全面启动国家和省级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稳步推进新污染物川渝联合调查工作,加强涉新污染物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开展抗生素环境危害评估与风险管控试点。

  坚决筑牢环境安全防线。加强危险废物风险管控,明年3月底前,完成对辖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的全覆盖检查。强化医疗废物处置保障,优化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深入开展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持续推进涉铊、涉锰企业和电镀行业污染整治,督促企业落实减排措施和减排工程。认真梳理安全生产风险点清单,落实防范措施。针对废铅蓄电池、工业污泥等非法收集、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形成有力震慑。

  切实守好廉洁从政底线。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并制定落实防范措施,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既要为企业做好服务指导,更要依法依规对企业进行监管。举一反三开展检视,分类分项进行整改,以身边人、身边事时刻自警自省,切实增强法纪观念。通过作风建设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不断锤炼意志品质,认真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此外,要聚焦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尾矿库运营管理企业、“涉重”企业等重点单位,加强检查督导,大力整治难点、痛点、共性问题。对已完成整改的央督、省督以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警示片披露的固废问题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全省21个市(州)生态环境局的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部分县(区、市)生态环境局及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培训。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877/2023/12/15/7c98e193cd32432ab4f0ab4414bc022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