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交通 > 正文

潍坊市昌乐县多措并举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时间:2023-12-30 17:26:59   来源:  作者:   点击:

  近年来,昌乐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扎实推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进展成效,为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实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示范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针对村庄的地形地貌、居住特点、生活习惯和群众意愿等,实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户一案的差异化治理模式,截至2023年底,昌乐县共完成20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占比60.7%,其中集中拉运136个,纳管21个,建站3个,分散治理43个。落实专项提升和常态化巡查并举的巡查机制,充分发挥“云上智环”平台作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县、镇、村三级巡查1200余次,健全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确保实现“设施完好、运行正常、管理规范、水质达标”的目标。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立了“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或乡镇)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投入达到1亿余元,配备保洁人员3600余人,各类清扫清运车辆200余台,有效的保证了环卫作业运行,提升了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建有花园式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5个,配备农村清运车辆90余台,通过智慧化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日常清运情况,并对清运人员实行周通报、月处罚制度,有效地保证了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垃圾爆桶、外溢现象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全县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切实减少化肥用量。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9个。印刷发放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明白纸10万份、宣传材料3000份、悬挂宣传横幅100条。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2023年全县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3万余亩。开展化学农药减量使用行动。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杀虫灯、性诱剂、色板、天敌、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绿色防控面积达到4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四是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项目为示范,带动农业废弃物“五化”利用。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创新技术模式,根据全县各镇(街、区)秸秆产生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肥料化利用、瓜菜秸秆压块能源化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引导和技术指导,对于瓜菜秸秆这个面上的难点问题,积极推广瓜菜秸秆压块能源化利用,探索瓜菜秸秆循环利用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三化”技术模式,有效解决瓜菜秸秆利用难的问题。在各镇(街、区)科学规划设置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到2023年底,在全县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13处,指导建设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企业1处。逐步完善农业废弃物处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完成农业废弃物暂存点(消纳点)64处,初步建立了镇村收存-环卫转运-专业化处理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体系。

  五是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印发《昌乐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全县241户规模化养殖户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备案。制定了《昌乐县开展黄河流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全面摸排畜禽养殖依法依规落实设施配建及运行管护、粪肥利用计划和台账、环评、排污许可等工作。规模场和专业户逐一建立清单台账,全县共317家规模养殖场和2256家养殖专业户,全部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在养户配建的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持续发展农牧循环、培育种养结合主体,2023年再培育种养结合主体12家。通过“畜禽-粪-肥-就近还田”的高效粪污处理与消纳模式,实现粪污变废为宝,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312/t20231222_46025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