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景区 > 正文

左权:把课堂设在太行山水间

时间:2023-12-30 17:14:44   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泽城写生驿站。 邢兰富 摄

  

  泽城民宿。张文军 摄

  

  “抗战时期,革命美术工作者以木刻艺术为犀利的战斗武器,生动反映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生活……”在冬日凛冽的山风中,眼前的太行山愈加清晰,左权县太行山水艺术馆迎来了左权县示范小学的研学队伍,讲解员吕佳楠正为同学们介绍太行木刻版画的显著特点。

  在太行山深处的左权县桐峪镇桐滩村村口,一座融入山水元素的艺术馆与眼前高低错落的太行山,犹如一幅水墨丹青,让人欣喜。

  提起左权县,就让人心存敬意。因为这里是英雄的土地、红色的家园,县域内密布的红色革命遗址,不仅记载着曾经的烽火岁月,更刻录着永恒的历史丰碑。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有深厚造诣的文化工作者汇聚于此,为发展抗日文化运动和宣传进行大量创作,给传统版画在特殊年代赋予了新价值。由此,这一承载太行山水景致的美术创作和版画研究的山水艺术馆应运而生。

  “展馆相应配套的版画文教课程,深研版画材质制版、印刷方式、用色、刻法、刻印方式等内容,将版画类别一一分解传教于学生。”负责研学课程的范杰超告诉笔者,他上大学时就多次来左权写生,并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毕业后来这里工作,希望能将太行山水中蕴藏的独特教育意义传递给更多人。

  近年来,左权县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太行山区域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向山、向水、向田、向大美自然同向发力要产业,建设“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民间文艺采风基地”,走上了一条以艺术、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左权山秀水美,春风杨柳、夏雨淌翠、秋爽红叶、冬雪银装,皆可入画。”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窦旭刚介绍说,左权县特有的嶂石岩地貌,是八百里太行最美的风景,错落有致的古村落建筑风貌,更为乡村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

  让太行山谷变“画谷”,左权县着力打造的泽城、老井、桐峪三个各具特色的写生片区,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在基地创作。目前,已与中央美院、山西大学等85所高校达成写生研学合作意向。

  老井村因上世纪80年代电影《老井》而被大众熟知,曾是缺水、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村头新建成的写生驿站别具特色。从驿站依坡而行步入村庄就像是在穿越历史:昔日打的几口“老井”仍在,房屋仍保留着旧时模样……村子里因地制宜改造增设了餐吧等设施场所,布设了吴天明电影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处在大山深处的老井村焕发出新活力。

  “在家门口工作,上下班还有免费公交车。”桐峪片区前厅部营业员李华高兴地说,“面对的都是学生,年轻人相处都很简单,还可以得到艺术熏陶,每天都很充实。”

  云涌雾腾、绝壁千仞的太行山脉,因其地貌雄奇、文化绵长、风景壮丽,历来是艺术家们热衷歌颂的对象。左权是全国颇具盛名的“歌舞之乡”,“开花调”“小花戏”双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抗日战争时期,前方鲁艺在这里长期驻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鸡毛信》等作品均在这里创作完成。“军歌之父”郑律成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这里战斗生活,为打造左权民间文艺采风基地奠定了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

  今年4月,一场独特的“行走在太行山里的民歌思政课”在左权县麻田镇泽城村生动开讲。左权民歌非遗文化传承人为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学生们现场介绍民歌的演唱技巧和传承方法,并且热情演绎左权民歌代表作品《左权将军》《桃花红杏花白》等歌曲,歌声悠扬动听,充满叙事性和抒情性,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师生。

  泽城村地处太行山腹部、清漳河畔,凭借当地秀丽的山水风光,被称为“太行小江南”。此外,泽城村所在的左权县麻田镇曾是抗战时期华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太行山上“小延安”。山水禀赋与“红色”底蕴,早已为泽城村铺好了民间文艺采风的底色。

  老树咖啡屋、石头小街、特色民居……漫步泽城村中,现代化设施与古朴村落建筑相融合于街巷中,前来研学的学生们行走在辽阔大地上,挖掘隐藏在太行山水之间的故事和文化,吟唱出新生代的民歌旋律,为村庄增添着新活力。

  “之前总是在课堂上了解左权的一些非遗文化,实地采风后,我对当地的民歌以及小花戏等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学生王承褀说,左权独具乡土风情的文化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据介绍,当地与山西省13所开设音乐学科的本科院校,共同打造左权民间文艺采风基地,吸引音乐院校师生前来学习采风,共同开设了“行走在太行山间的民歌思政大课堂”,已接待采风师生2000余人次。

  左权民间文艺采风基地的常态化、规范化,将助力实现当地整个民间文艺的产业化。下一步,左权县将依托赵树理文学作品《小二黑结婚》故事发生地左权县横岭村等开发文学写生采风项目,建设太行文学研究阵地,吸引更多院校学生行走在太行山水间,激发创作的灵感与动力,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承。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312/t20231228_94554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